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69章 西南事终(3)

两次都没事。”

“眼下,礼部统计的学子数量已经多达八百余万,我们的师生比例也达到了一比二十七。”

“呵估计是王瑄那憨货的意见。”朱高煦轻笑一声,倒是并没有直接拒绝江淮的上疏。

陆愈抵达此处时,所见到的是种植水稻的傣族奴隶,以及许多来往监督的军士。

在他走后,朱高炽和朱高燧才乘坐象辂向王府驶去。

很快,一万骑兵与两万辅兵开始北上。

中原向来是四周的风向标,对于大明朝的政策,各国毫无疑问都会耗费大力气去研究。

似乎因为朱棣离去,故此许多大臣开始纷纷弹劾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以及左都御史陈瑛、御史覃珩等人。

四周许多树林因为战事被焚毁,但在这样的雨林气候,那些被焚毁的树林已经被绿植所覆盖,根本看不到被焚毁的痕迹。

眼见大军出征,朱高煦对老大和老三交代一声,便转身坐上了大辂向城内驶去。

想到这里,朱高煦揉了揉眉心,对郭资和黄福道:

“北方需要扶持,南方则是稳步进发,一旦两京铁路开通,南方也将获得北方源源不断的低价煤炭与铁料,这对南方来说也是好处。”

现在官营进场,一给就是一百文一天,一年下来就是三十六贯半。

所谓的景洪县,实际上就是傣族修建的一个寨子。

郭资如实汇报,朱高煦并不觉得这样的速度慢,颔首赞许道:

“这样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太学那边已经在进一步的研究化肥,同时培育新作物。”

见状,耿通等人也只能无奈闭嘴,毕竟现在的他们连自保都困难,如果不是朱高煦约束新政派,那党争兴许会提前二百年上演。

马背上,朱棣眺望这支威武之师,尽管知道这次北征的耗费不浅,很有可能徒劳无功,但他还是决定北上,不给马哈木休养的机会。

这笔钱如果发给整个大明百姓,那每个百姓每年都能得到五十几文,能让一口人舒服过十天,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上涨。

当地虽然闷热,但有抗疟粉和足够的水,这就已经满足了许多开荒的条件。

黄福知道从海外获取金银必须要以基建的方式发钱,但也不能这么发啊。

这还是英国和清朝保持贸易逆差的情况下,而现在的大明占据了对世界贸易顺差,以及东洲、昆仑洲金银矿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