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78章 携老扶幼(6)

爷爷打探一下消息,等戍边结束,吏治差不多也要三年对吧。”

至于大侄子留给朱祁镇的局面,朱高煦就更加无语了。

朱高煦将文册翻看,其中吏部的文册详细记载了大明朝行政班子情况。

将刑部的奏疏朱批送回,朱高煦便结束了略微疲惫的一天。

“出征前,我们一家人吃吃饭,叙叙旧,到时候你和你大兄一起,咱们爷孙三人再出征,务必要把马哈木这条老狗给解决了。”

“户部这边,前三年恐怕每年须多支三百万贯,最后一年支一百三十万贯。”

“北方戍边,南边吏治,你如果都能做好,那这个家交给你我就放心多了。”

旧港宣慰司有汉口近五十六万,锡兰近十六万,吕宋近三十五万,就连琉球府都有十四万人定居。

“儿臣参见父亲”

“财政上,这两条铁路一旦竣工,再加上三年后增长的财政,那朝廷每年负支出能降低到二百六十万贯左右。”

“没有”朱瞻壑心虚几分,朱高煦见状就知道肯定是老头子想要出征解决马哈木。

“你倒是教的好。”朱高煦轻笑,同时从怀里拿出一份奏疏。

他刚才旁听半天,已经知道朝廷在庞大的工程建设下,每年都在负支出,要到洪熙十年才能收支平衡。

“今年的财政情况如何?”朱高煦看向郭资,同时翻开手中文册。

“至于西北铁路,如今不过修抵张家口,就当下的收入来说,光这一段就起码得花十五年时间。”

如此想着,他端起茶杯抿了口茶,随后才瞧着大清早从大明宫赶回紫禁城的朱瞻壑走进殿内。

“我知道,你和那个江淮是故友对吧。”

历史上交趾布政司丢失的锅,朱棣顶多占四分之一,朱高炽和朱瞻基占四分之三。

不得不说,大明的行政班子确实比之前历朝历代的班值办事效率要高,但其成本也是历朝历代望而却步的。

朱高煦将帐算了清楚,又继续说道:“如此再积欠一年,四川铁路竣工后负支出会降低到一百五十万贯,再坚持一年就能实现收支平衡。”

“陛下,奴婢怎能劳烦陛下前来呢?”

呼吸间,朱瞻壑一脸尴尬的走进了殿内,他的表情瞬间让朱棣坐不住了,不由往前探了探身子:“如何了?”

这其中固然有朱高煦大搞迁徙的作用,但更主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