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79章 日不暇给(3)

一年的戍边时间。

大明海上的力量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这次让他们见识见识陆地上的力量。

明明只是都司,可情况却比那些有布政使司管理的地方还要富裕,这一切都是政策倾斜带来的成果。

在渤海,牛羊肉与粮食根本不愁卖,朝廷每年都会从这里运粮前往大宁和辽东乃至北平。

看着火车缓缓停在了船只甲板的轨道上,朱瞻壑这才下车打量起了这艘巨大的马船。

“这辽东百姓的耕地也不多,怎么都是穿绢戴锦的?”

渤海粮价每斤仅二文,矿工劳作一日便可获一百二十文工钱。

“火车过河都是这种过吗?”

朱高煦对朱瞻壑的话做出点评,亦失哈也颔首道:

“这些话若是被下面人听到,恐怕奏疏是少不了了。”

力士的话让朱瞻壑咋舌:“如此看来,这辽东的普通百姓可比南直隶的普通百姓要过得舒服多了。”

朱高煦所指的是朝鲜和日本,而近段时间他们的摩擦也不少。

虽说朱瞻壑上次北征也带了一千兵马,但由于朱棣的偏爱,故此他那一千兵马几乎有好几个千户帮忙,他只负责带队就行,并没有太多难度。

老挝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按道理来说朱高煦不该投入兵力来对这里改土归流,可架不住当地有澜沧江(湄公河)通航全国。

过去的三十年时间里,辽东人口从洪武年间四十万不断增加,靖难结束后便突破百万,永乐十年时达到二百万之多。

在后世当地之所以贫穷,主要还是因为交通不便,以及技术落后和资金不足,所以无法开发出足够的金银铜矿。

朱瞻壑在马车里看着窗外的牧场,脸上笑意浓厚。

只是渤海的政策都由自家父亲制定,而这里也确实是龙兴之地,政策倾斜也实属正常。

“陛下,礼部送来奏疏,帖木儿国国主沙哈鲁遣其长子兀鲁伯、次子依不喇、三子贝孙忽,以及四子苏玉尔和五子居其出使天朝,使团人数三千余人,是否接待?”

思前想后,他还是不愿意让朱棣带着遗憾在榻上离去。

这里来往的乘客商贾繁多,主要是贩卖比较耐储存的南方蔬菜,以及南方的红糖、白糖等商品。

辽河入海口的平均水深在丈许,尽管宽度不过百步,但由于河道之中没有沙洲,故此工部考虑到技术问题,所以没有修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