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后记·正德(嘉靖)(5)

国、法国、葡萄牙三国保持中立。

战争在嘉靖四十九年(1610)爆发,由于忌惮大明,神圣罗马帝国对北边以防守为主,而对奥斯曼则是互相攻伐。

对于西洲的事情,大明并不在意,因为大明有着自己的内部问题需要解决。

自张居正病逝,沈一贯上位后,沈一贯大量重用与自己同籍的浙江官员,而他们也被诟病为浙党。

嘉靖四十九年,沈一贯以人口剧增为由,乞请增加科举进士席位。

这一奏疏得到了海外诸多官员的赞同,他们建议分“南北中外”四卷,每卷进士席三百人,合计一千二百人,但被沈一贯否决。

沈一贯认为,应该以人口来论数量,南卷应该四百位,北卷三百位,中卷四百位。

这样的做法,让海外诸多官员不满,他们以赵南星为主聚集,常在燕山的会馆交流,因此也被人称谓为燕党。

嘉靖五十年四月,戚继光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追封淮国公,太子少保,谥号武穆,其子戚祚国承袭爵位。

戚祚国自知自己没有统领西部战线的能力,故此请辞大将军职。

朱载坖闻奏疏批准,令六十三岁的李如松接替戚继光,继续镇守西陲。

嘉靖五十四年。由于商人哄抬粮价,加上大食、波斯地区常平仓亏空多年,大食与波斯地区爆发叛乱。

李如松率军镇压当地叛军,但由于地形和粮价问题,叛乱如野火般难以熄灭。

世界陷入了粮食减产的环境,同年四月,户部左侍郎袁可立上疏,请停制酒来将更多粮食投入市场,被沈一贯留中不发。

七月,沈一贯为解决国内粮食问题,对各国粮食贸易提出限制。

这一做法,使得印度斯当诸国的大量难民涌入山南地区,都指挥使李如柏下令击毙越境难民,死难者数十万计。

饶是如此,却依旧无法阻止难民越境,叛乱山南百姓生活。

一时间,山南地区治安紊乱,遭遇难民袭击的百姓数以千计。

赵南星等人抓住这个机会,趁机弹劾沈一贯纵容粮商抬高粮价,致使叛乱不断。

户科给事中杨涟上疏为朱载坖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地方所奏报粮食亩产乘以大明朝当下田亩数量,总产量应该是七十六亿石。

按照每人每年三石,大明百姓也仅能消耗二十四亿石。

哪怕每年制酒和肉食饲料消耗三十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