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佃税。
因为铁弗的出生,帝贺大赦辖下的草原两军镇,“凡诸杂户,悉放为民。配杂之科,因之永削。”亦即,两军镇今后不再有杂户,而奴隶们则可依军功或挖矿达到贡献值而解放为平民。
(杂户一称“隶户”,他们的社会地位乃介于奴隶与平民之间。杂户的来源有二:一是俘虏,二是罪犯没入官府的人户。其中少数部民很多,少数部族一旦被征服以后,便配隶为杂户或隶户。)
两镇军民无不欢呼雀跃,军户之地位于两军镇获空前之提升,尤以白音敖包之奴隶为甚,皆踊跃报名参军,欲入“铁弗狂骑”,以光宗耀祖。
而当日,公元前71年5月5日,飞将军李广之孙、司马迁因其鸣冤而遭宫刑、被匈奴单于封为“右校王”的李陵,于其所辖之匈奴坚昆部落溘然长逝。
临终之时,其命长子李川、次子李海为其着汉服,改头饰发型为汉人之貌。然即便如此,其至临终仍圆睁双眼,此人久居匈奴,至死仍心系故土,死不瞑目。
此前不久,李陵与即将归汉的苏武道别。李陵抽出胡刀,神情凝重,迎着北方刺骨的寒风,开始挥刀吟唱:“涉万里以度沙漠,为君将而战匈奴。路尽绝处矢刃折,士众灭兮名已坠。老母已逝,虽欲报恩安可归!”
李陵逝后,匈奴势弱,其子孙遂于原所辖坚昆部落之上独立并创建坚昆古国。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坚昆人与大汉的联系始终未断。
公元1940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一座古老遗迹悄然浮现。此地有一座深埋地下的汉式建筑,出土器物上所刻汉字,“右校王”三字清晰可辨。
经考古学家多方考证,此处确为李陵于匈奴时的居所之一,亦即李陵后人创建之坚昆古国之所在也。
此发现,令吉尔吉斯斯坦民众深感自豪,亦使中国历史学者感慨万千。
悠悠千年,时光仿若跨越时空之限,李陵的传奇再度为世人所铭记。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第4页:古人言“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相冡书),或为此最好诠释。
就在这一日,长安赵萍传来消息:
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已然正式入主东宫,成为汉宣帝刘询之新的皇后。霍家人毒杀前皇后许平君,其目的便是让霍成君入主东宫,而今已然得偿所愿。
雏菊则以霍成君侍女之身份,亦入未央宫。此前,雏菊曾舍命相护,救下霍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