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是童贯的党羽,现任枢密院副使。
赵楷和武松交好,赵桓感觉到了威胁,和童贯勾结。
所以,赵桓举荐王厚。
“王厚败军之将,不可去。”
宿元景反对。
王厚曾经是西北名将,曾在童贯麾下效力,也曾经打胜仗。
但后来战败了,跟着童贯回京师,又做了枢密副使。
蔡京说道:
“王厚虽然战败,但经营西北多年,知晓西夏底细。”
“派王厚前去,正是妥当。”
蔡京发话,宿元景不好再争执,只得同意。
蔡攸听着,很想反对,可是他胆小,不敢自己去,只能作罢。
徽宗点头,说道:
“蔡绦为左副使、王厚为右副使,同去西夏。”
徽宗同意了,定了出使的事情。
徽宗正想散朝,香都突然说道:
“既然要和谈,请皇帝下旨,命武松停战,不得进攻我大夏。”
蔡京立即说道:
“请圣上派人接替武松,暂且停战。”
宿元景马上说道:
“西夏尚未答应,岂能就夺了武松兵权?”
蔡京眯着眼睛,慢条斯理地说道:
“武松那厮好战,既然要和谈,就该先夺了武松兵权。”
“若是西夏反复,又当如何?”
“既已说好,岂会反复?”
“太师忘了神宗朝么?那时西夏也说称臣,后来如何?”
蔡京沉默片刻,说道:
“不夺武松兵权亦可,须给武松一道圣旨,命他停战。”
礼部尚书张叔夜不满道:
“太师为何处处向着西夏?”
“张尚书这是何意?老夫自然是为了大宋!”
“条件尚未答应,就要停战,若是西夏积蓄兵力反扑,到那时候,还有和谈么?”
“西夏诚心和谈,断无可能。”
香都马上说道:
“我大夏素来讲信义,岂会如此。”
张叔夜嘲讽道:
“你西夏反复无常,不是一回两回。”
徽宗抬手道:
“好了,使团走渭州,命武松停战。”
太尉宿元景心中暗暗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