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0章 添将(2)

,那家铺子关了门,他因为有在旧政权相关单位工作过的短暂经历,一度有些顾虑,找工作小心翼翼。

经工业局的同志反复审查后,认为他属于单纯的技术工人,历史清白,且其装配技术正是新建工厂急需的,于是将他动员分配到了“前进厂”。

了解了这些情况,陈晓克心里是极为高兴。

这是给他们送来了两位“宝贝”——一位精于“热加工”,一位精于“冷加工”。这正是目前工厂技术链条上最急需弥补的环节。

“邹师傅,魏师傅,欢迎你们!我们厂条件简陋,正需要你们这样的老师傅来撑场面啊!”陈晓克诚恳地说道。

邹永根搓着大手,有些局促地笑了笑:“陈经理,刘师傅,俺我就是个打铁的,干活还行,以后有啥粗活重活,尽管吩咐。”

魏长水则推了推眼镜,说话更条理些:“陈经理,刘师傅,过奖了。我们就是干技术的,厂里有什么活儿,我们一定尽力。”

刘金生师傅是行家,一搭眼就知道这两位是同道中人,而且是能顶大用的那种,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好啊!太好了!这下咱们厂可算兵强马壮了!老邹,老魏,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一起把这摊子撑起来!”

这两位经验丰富、技术互补的老师傅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前进机械修理厂”的技术底蕴,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繁重生产任务和更复杂的技术挑战,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陈晓克看着他们,心中对未来的信心又增添了几分。

有了三位老师傅,再加上新增的学徒工,前进厂就能更大规模的接受加工订单。

罗文昌也很快把前进厂的公章、财务章、和人民银行的户头办了下来。

陈晓克跟刘师傅也商量了其他四种零件用工工时,加上大致的物料价格和损耗,制定出来相对合理的价格。

其他维修零件也制定出来一个标准。

这样陈晓克就去徐科长暂时居住的招待所,把价格和前进厂的户头告诉徐科长。

这四种零件的价格,陈晓克没有瞎要,在徐科长他们的估算的标准之下。

徐科长看了一下,也就同意了。

他看的出来,陈晓克是真的没有打算多挣部队的钱,真是按照周团长所说,为了解决部队的困难。

这样双方就简单签订了订货协议。

不是什么正规的合同,更像是口头协议改成了文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