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铜色的剑静静伫立在干净的供奉台上,虽已锈迹斑斑,却依旧透出一股凛然正气。萧林风恭恭敬敬朝着将军剑拜了三拜,心中默念:“愿将军英灵庇佑,国泰民安。”
萧林风缓缓起身,环顾四周,墙壁上斑驳的壁画依稀可见卫敞将军当年的英勇事迹。他驻足良久,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敬仰之情。
萧林风在庙里逛了一圈,思绪难平。这样冷清的环境与他心中所想象的护国庙相差太大。
曾经,这里想必是热闹非凡,人们带着对将军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纷至沓来。而如今,却如此门可罗雀,令人唏嘘不已。
萧林风想到那位曾立下赫赫战功,却逐渐被众人遗忘的将军,再想到奢华的丹召寺,番僧备受众人追捧膜拜,无论走到何处都前呼后拥,风光无限。两相对比,心中不禁难过。
保家卫国的英雄被冷落,而外来的僧人却能得众人尊崇,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太平盛世便不再需要英雄?或者,百姓更向往神魔之力?
萧林风注意到了一位老者,他身着粗布衣衫,身形瘦削,正拿着扫帚,不紧不慢清扫着地上的落叶与残雪,每一下动作,都显得沉稳而又专注。
萧林风走上前去,抱拳轻声问好:“老人家,有礼了。”
老者抬起头,却是一张儒雅的脸庞,平静地回道:“公子有礼。”
萧林风心中一动:“敢问如何称呼您?”
“老朽章昔哲。”
“晚辈萧林风。”
老者对这个有礼貌的年轻人颇有好感:“萧公子是难得的香客。”
“章老伯,为何这护国庙如此冷清?”
章昔哲叹了口气,缓缓道:“岁月变迁,人心易变。英雄虽逝,英灵犹在,只是世人多忘却。”
萧林风听后沉默良久。“章老伯,那丹召寺的番僧真的有神通吗?百姓竟然如此趋之若鹜。”
章昔哲淡然一笑:“神通与否,非我等凡人能断。百姓求心安,故而趋之。英雄之志,非一时所显,而是千秋之鉴。”
萧林风听章昔哲谈吐不凡,断定他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言语间尽显智慧。
萧林风再次向章昔哲行了一个礼:“多谢指教。我想多了解一些关于尚州的事情,不知您可否指点一二?”
章昔哲思忖片刻,把萧林风领到一间偏僻的厢房,房内陈设简朴,却散发着淡淡的书香。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