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走得确实潇洒,言出必践,说三息便只需要撑三息他就认输,毫不拖泥带水,留下一个干脆利落的背影。
仿佛这场宗门大比的胜负于他而言,不过是云烟过眼。
擂台上,顷刻间只余韩阳一人。
他并未立即离去,也没有喜悦,只是静静站在原地,耸了耸肩,抬手轻拍自己法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这个动作倒是从容不迫,就好像刚才那场短暂却惊心动魄的交锋未曾发生过。
韩阳的心态平和得远超其年纪,方才的失利并未在他心中掀起很大波澜,反而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小石子,只泛起几圈细微的涟漪,便悄然沉底,化作一次寻常的阅历。
于他而言,胜,不足以骄狂,败,亦不足以气馁。
修行之道漫漫,一时的得失不过是长路上的一块界碑,标记着来处,却远非终点。
他才十六,能与李长安这等早已在宗门内声名赫赫的老一辈天骄同台竞技,亲身感受彼此间的差距,这本就是一场难得的机缘与收获。
他早已听闻,他们这一代的真传弟子,论辈分竟与那位威名赫赫的金霞真人同属一代。
想想便觉恍然,那一代中最顶尖的人物金霞真人,如今早已是金丹中期的修为,叱咤风云,而他们大多数人,却仍在筑基巅峰的境界徘徊求索。
这七十岁年龄差与修为差距,并非仅仅是天赋所能轻易填补。
方才李长安师兄虽未尽全力,但那假丹级别的神识沛然压下,如苍穹倾覆,如深海倒卷,虽只一瞬,却已让他真切体会到了何为“境界之差,宛若天堑”。
那是一种源自生命层次和精神领域的绝对压制,令人心生敬畏,却也更令人心向往之。
这惊心动魄的压力,并未摧垮他的意志,反而像一柄重锤,将他向道之心锤炼得更加凝实坚韧。
他看清了山之高,便更知脚下之路该向何处延伸。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的真谛,他今日算是真切体会到了。
能从他人身上照见自己的不足,是幸事。若浑然不觉,才是真正可怕。
认清差距所在,那些未能击倒他的,终将使他更强。
自己修行时间尚短,在诸多方面不如他们是很正常,而这些东西之后可以慢慢弥补。
大爱仙尊有言:这世界能人辈出,天才俊杰比比皆是,漫漫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