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章 圣人(2)

太子打算趁着吐蕃攻陷石堡城的影响,试图根据王忠嗣和贺知章,还有朝中主流的不同意见,在推动一些事情。

具体什么事情,韦谅不知道,但大体应该太子势力的扩张。

这些年,三庶人案已经过去很久了,李隆基虽然依旧在严格控制太子府,但在一些事情上,已经表露出了对太子府的放松。

李亨虽然是太子,但是他距离一个真正的太子差的太远了,有太多人在推着他向前走了。

尤其,李隆基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

李亨虽然是太子,但他也已经有三十二岁了。

今年,天宝元年。

相信很快,就会有人为李隆基的六十大寿做准备。

有人心动了。

韦谅目光看向身前眯着眼睛休息的父亲韦坚,心中一时间无奈,他的父亲早已经死死的绑在了太子这条船上。

一旦太子的行为有稍微出格,瞬间,太子府就会遭受到皇帝雷霆一般的打击。

尤其,站在皇帝面前握刀的,是李林甫。

他们任何一个机会,都会被李林甫死死盯着,来回审视。

这件事情想要破局,虽然根本在李隆基,但动作的核心,还是在李林甫身上。

就在这个时候,车外传来了一阵低语声。

韦谅掀开车帘,探出头,从护卫手中,将自己的横刀接了回来。

转身坐好,横刀平放在膝盖上。

他整个人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车内,黑暗寂静如渊。

车外,长安依旧沸腾。

天宝元年,正月初一。

寅时六刻,天地一片黑沉。

大明宫,紫宸殿。

一名中年内侍,无声的步入殿中,然后小心的将一本奏本,递给内侍监、右监门卫大将军高力士。

高力士如今已经五十九岁,但人看起来,依旧是中年模样。

他打开奏本看了一眼,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手里握着奏本,想了想,高力士平静了下来,然后迈步走入内殿。

内殿之中,十二名尚衣局的内侍,在麻利的帮着中央身形威严的皇帝,更换衮龙袍,佩戴玉带、蔽膝、赤舄等物。

李隆基双臂张开站在殿中,不过眼睛微眯,似在休憩。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李隆基眉头微微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