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李隆基老了,他只剩下多疑了(求推荐票和月票支持)(1)

新月如钩,冷风扑面。

韦谅一身绿衣金甲,腰悬千牛刀,神色平静的回到了东院。

听到动静,春婉和秋翠立刻迎了出来,站在门口微微福身道:“少郎。”

“嗯!”韦谅点点头,迈步进入房中,然后转身走进书房。

来到后屋,他平静的张开双臂,然后任由春婉和秋翠帮他解开身上盔甲的束带,这才将整件盔甲从身上卸下来。

跽坐在桌几之后,韦谅看着桌几上的清炖羊肉,凉拌莲藕,加一道红枣人参粥,他侧身看向一侧的秋翠,问道:“你阿兄正月十五,能过来吗?”

秋翠赶紧有些激动的福身道:“能!”

“那就一起夜游长安城吧。”韦谅看着春婉和秋翠,笑着说道:“你们也一起去。”

“谢少郎。”春婉和秋翠忍不住满脸喜色的福身。

韦谅笑着摆摆手,然后低头用起了晚膳。

用过晚膳,洗漱干净之后,韦谅读了一会书之后,写完谢恩折之后,这才重新回到内室,将被子暖热的春婉和秋翠红着脸起身,对韦谅福身行礼后,这才放下帷帐,吹灭蜡烛,退了出去。

内室一下子暗了下来。

躺在床榻上,韦谅不由得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平和的神色已经严肃了起来。

一瞬间,今日发生的一切,如同走马灯一样,在他的脑海中,不停的闪现出来。

李隆基,年近六旬,两鬓未白,但看起来依旧精力充沛,甚至目光锐利。

这是今日韦谅对李隆基最直观的印象。

也是,到了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才开始。

现在才不过天宝元年,李隆基还有十四年执掌朝政的机会,甚至如果不是安史之乱爆发,他这个皇帝还能多坐几年。

但,也仅仅是苟延残喘罢了。

年纪越大,李隆基也越怠政,躲在后宫和杨玉环醉生梦死,安史之乱的爆发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还好。

现在的李隆基,毕竟还没有六十,天下虽然隐患重重,但终究盛世当前,他还是能稳稳掌握的。

因为寒潮而引发的唐蕃战事,李隆基应该能看透这里面的危机和机遇,只是他不知道军前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所以才会有些举措失当。

如今,韦谅将寒潮的影响详细的说给李隆基,那么不管是对于军前,还是地方,他都应该能够有所布局。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