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0章 小陈,想进人才库吗?(2)

“当然下一届的话,如果国家需要我,我愿意参加,届时也不过才20岁。”

“放心吧,今天找你和亚运会没关系。”梁辉立即回道。

他心中感叹着,这小子太精明了,一开口就把所有的路给堵死了。

这个十六岁少年,看上去没什么城府,说话直来直去,可说出的每一句似乎都经过深思熟虑。

“小陈,我们国家队的教练说你有差不多世界前200的实力,看来这两个月你一直在刻苦训练啊。”梁辉面带微笑地说着。

陈然则是一脸严肃而又认真的样子:“领导,我是自费的个体户,不认真训练的话花出去的钱不都浪费了。我还指望着早日打上atp巡回赛回本呢!”

这小子太奸诈了,动不动就强调自己是“自费的个体户”,言外之意就是想说“我不受你们的控制”。

“是啊,像我们国家队的选手,就是因为有国家拨款,没有失业的危机感,才这么没有进取心吧。”梁辉摇摇头失望地叹气道。

陈然则是不以为然人,回道:“这不一定。天赋、机遇、努力、环境、教练,缺一不可。网球运动员的选材和篮球运动员不一样,人高马大就行。”

“或许国家队那些选手都已经努力了,只是可能最有天赋的那批人没被人发掘罢了。”

这小子拐弯抹角是不是在夸自己?

梁辉继续说道:“是这样的,小陈。我找伱是希望你进入我们国家网球的人才库,我跟总局交待时,也可以说这是我们在民间挖掘出来的人才。”

“哦,那需要我做什么?”陈然关心地问道。

对于进入人才库,他并不陌生。

为了举全国之力去迎接2008燕京奥运会,华夏的各个体育项目都建立了人才库,希望能够在民间发现沧海遗珠。

然而实际上,这种方式是形式大于意义。

基本上能够进入人才库的,都是各大项目协会培养的体制内运动员。

尤其像足球、篮球有着极大关注度,以及很高商业价值的大球项目,能够进入人才库必然是他们系统内的球员。

但也有例外的项目,比如台球神童丁俊晖。

丁俊晖早早辍学,是由家庭自费培养成才。后来因为在各大比赛里表现出现,崭露头角,才被台球协会关注到。

可台球不是奥运项目,而网球是,尤其网球的影响力远远胜过台球,这也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