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社过了明路后,林浔就回去找了孙书记。
不仅是她在孙书记的农场工作,更主要的是,因为这边农场的羊群,一开始就是由林浔照料的。
哪怕她后来经常要去公社和饲料厂上班,也时不时会过来看看情况,加上羊棚修得好,饲料也充足,这一整个冬天过去,不仅羊没有冻死一头,反而比起入冬前还重了一两斤。
这可是从前从来没有过的,不仅孙书记笑得合不拢嘴,周围其他农场更是羡慕得眼都红了,心想这老孙运气可真好,要不是林大夫最先选中了他,现在走运的,说不定就是自家农场了!
也因为羊群的身体好,适合做种羊,早在半个月之前,林浔就跟孙书记说了,让他挑选出身体好、产奶多,最好是可以生双胎以上的母羊,和她之前在江城带来的公羊进行配种。
孙书记挑了五头最强壮的,但可以生双胎的,他们农场还从来没遇到过,“咱们这的母羊都只怀一胎,双胎的还从来没有过,但我听说丹木尔的农场有,小林你要的话,我让他送过来。”
林浔点头:“行。”从遗传的角度来说,那些能产双胎的母羊的后代,将来一次生两个的几率也更高一些。
这就跟羊长得更高更壮实一样,繁殖力强,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产量和收益。
她想了想又道:“书记,要不您给其他农场和生产队的负责人都打个电话吧,要是他们那边有体格健壮的公羊母羊都带过来,我已经和胡主任说好了,到时候这些羊需要的饲料,都由公社来负责。”
林浔要育种,这可是对整个草原和公社都有利的大事,所以胡主任早就说好了,不管需要多少费用,打个报告就行,他虽然不懂这些,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会给林浔最大的支持。
孙书记点点头,又有些不解:“需要这么多羊吗?”
林浔笑了笑:“对,其实这些都是越多越好的。”
因为并不是每一次实验都能成功,羊的数量越多,才能保证效果。
孙书记立马就去打电话了,他原本还以为自己要多费一点口舌,但没想到才刚说出林浔的名字,大家就问都不问,飞快表示明天就把羊给牵过来。
孙书记十分纳闷,怎么这次都这么配合?
难道这些人这么了解配种?
不可能吧!他自己都不知道呢,那些人一抓一大把不识字的文盲,还能比他强?
还是丹木尔解答了他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