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把这个担子,交给了陈铭。
整整一个星期,陈铭把自己关在资料室里,熬了七个通宵,查阅了无数资料,结合自己下乡的经验,呕心沥血地写出了一份近三万字的详实报告。
报告交上去的那天,张建拿着那份厚厚的文稿,用力地拍着他的肩膀,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
“小陈,写得好!太好了!思路清晰,数据扎实!你放心,你的功劳,我一定会在主任和县长面前,给你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铭激动得满脸通红,连声说着“谢谢主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两天后,县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项目申报方案的汇报。
张建意气风发地走上台,打开投影,将那份报告的内容,一字不差地,当成了他自己的成果,侃侃而谈。
从头到尾,没有提半个“陈铭”的名字。
陈铭当时就坐在会议室的角落里,心一点点地往下沉,但他还在安慰自己,或许领导不喜欢在会上表扬具体的人,或许张主任会在会后单独向领导汇报。
然而,汇报进行到一半,意外发生了。
报告中引用的一组关于全县粮食产量的关键数据,被当场指出了一个极其低级,却又无比致命的错误。
那个数据,比去年的实际产量,凭空少了一个“零”。
这直接导致整个报告的立论基础,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主持会议的县长当场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指着张建的鼻子破口大骂。
“胡闹!简直是胡闹!这么重要的报告,连最基本的数据都能搞错!你们县府办就是用这种态度来对待工作的吗?”
全场死寂。
张建的脸,“唰”的一下白了。
他先是惊慌,但仅仅几秒钟后,他立刻做出了一副恍然大悟又痛心疾首的表情。
他转过身,用一种无比失望和愤怒的眼神,死死地盯住了角落里的陈铭。
“小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指着陈铭,声音里充满了被背叛的愤怒。
“这份报告的基础数据,我不是让你反复核对过三遍吗?你怎么会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你太让我失望了!”
那一瞬间,陈铭只觉得天旋地转,一道晴天霹雳在自己脑中炸响。
他想站起来辩解,说自己交上去的原稿绝对没有错。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