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27章 谁是执笔人?(2)

不起!”

“报告里只提了一句‘可参照外省先进经验’,太模糊了!具体是哪个省?什么经验?有没有可以立刻上手操作的范本?”

这个问题,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张建那华丽的伪装,直刺他空洞无物的内核。

“这这个”

张建的笑容彻底僵在了脸上,大脑一片空白。

他哪里知道什么外省经验!

他拿到报告后,只草草翻看了那些宏观的结论和大胆的构想,为之震惊,为之狂喜,然后就迫不及待地跑来邀功,根本没去深究这些要命的细节!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涨红了脸,只能含糊其辞地说道:“这个我们也是刚刚提出一个初步构想,具体的实施细则,还需要需要联合国土、规划等部门,再再进一步研究”

看着他这副窘迫的模样,赵立冬眼中刚刚燃起的火苗,瞬间熄灭了大半,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就在办公室的气氛尴尬到极点,张建感觉自己快要被县长那冰冷的目光刺穿时。

一个平静的声音,不卑不亢地响了起来。

“县长,这个问题,我或许可以解释一下。”

是陈铭。

他向前迈了一步,走进了办公室,在那位手足无措的副主任和目光锐利的县长面前站定。

他没有等赵立冬发问,便直接接过了话头,声音清晰而沉稳,仿佛刚才那个石破天惊的问题,在他看来不过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常识题。

“报告里提到的‘外省经验’,具体指的是苏南地区在九十年代初推行的‘退二进三’模式。”

“退二进三?”

赵立冬的眼神猛然一凝,这个词他隐约听过,但具体内涵却不甚了了。

“是的。”陈铭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所谓‘退二进三’,就是引导处于城市中心区域的第二产业,也就是工业企业,有序退出,将腾出来的宝贵土地,发展为商业、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至于您担心的土地性质变更流程过长的问题,‘苏南模式’的核心操作经验,恰恰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陈铭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精准地钉在赵立冬最关心的点上。

“具体操作上,可以不必走常规的‘先收储,再拍卖’的漫长流程。而是由县政府牵头,成立一个临时的‘资产置换与开发领导小组’,直接与有实力的开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