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她当然记得这个名字。
那个在天灾面前,冷静得不像话,在镜头面前,说话滴水不漏,格局大得惊人的年轻人,给她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冒昧打扰了。”陈铭的语气依旧不疾不徐,“是这样的,宋记者,我手上有一个关于‘科技兴农’的绝佳题材,或许能成为咱们平江县今年的年度新闻。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抽空聊一聊?”
他没有提任何困难,没有说半句求助。
他只是抛出了一个对于真正的媒体人来说,最无法抗拒的诱饵——新闻价值。
“年度新闻?”宋佳的职业嗅觉瞬间被勾了起来,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兴奋和好奇,“好啊!当然有兴趣!陈主任定时间地点,我随时有空!”
“那就今天下午,电视台旁边那家咖啡馆,怎么样?”
“一言为定!”
挂断电话,林薇看着陈铭,小脸上写满了钦佩。
她发现,陈铭哥总是能精准地抓住每个人的要害,李大山需要的是希望,而这位宋大记者,需要的则是新闻。
下午,县电视台旁边的“蓝山咖啡馆”。
宋佳提前到了,她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米白色西装套裙,长发束在脑后,显得既干练又知性。
她看到陈铭推门进来,主动招了招手。
两人落座,没有过多的寒暄,宋佳便开门见山,一双明亮的眼睛紧紧盯着陈铭,充满了探究。
“陈主任,能被你称作‘年度新闻’的题材,一定不简单吧?说来听听,到底是什么?”
陈铭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却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
他反而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高远的层面。
“宋记者,你觉得,我们平江县的农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宋佳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问出这么一个宏大的问题。
她思索片刻,专业地回答道:“应该是规模化和产业化吧,这也是县里一直在提倡的方向。”
“没错。”陈铭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但我想在后面,再加上两个词——科技化,和品牌化。”
他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一股强大的气场,开始在他身上凝聚。
“我今天想跟你聊的,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一个在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