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大匠示人以规矩(8)

,为何假装说是认错人了?”

小陌说道:“萍水聚散,偶然重逢,既然不知道该聊什么,不如见面故作不相识。”

宋云间点头道:“妙。”

这位雌雄莫辨的金冠道人,伸手拂过低矮枝头的桃花,轻声道:“在书上见着几句箴言,说那泼天的富贵,偌大的名声,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便如园圃中花,艳重一时,终有迁徙兴废之忧患。若是一味以强力豪取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枯其萎可立而待矣。”

宋云间的大道根脚,决定了他必然是画地为牢的处境,身不由己的命运。这座大骊京城,既是他的道场,也是他的牢笼。

察觉到宋云间的魂不守舍,小陌没来由想起了桐叶洲的那棵万年梧桐树。

他们身上,好像永远有一层好似烟笼寒江的愁绪,道心蒙尘,意志消沉。

小陌听着二进院落松荫底下的叽叽喳喳,她就不会,她就像行走人间一轮骄阳,永远高高仰着脑袋,望着远远的地方。

谢狗的“将来”,近得就像明天就会到来。宋云间和青同们的将来,远得好像他们自己都不信明天跟今天有何不同。

宋云间收拾一番纷乱心绪,惭愧道:“让小陌先生见笑了。”

小陌摇摇头,“搁在以前,我会觉得你们都是碰巧能够修行的废物,现在稍稍能够体谅几分。”

宋云间转头望向官厅,宰相巍巍坐庙堂,此间得失费思量。

一部道家大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好个“发陈”!

位于南薰坊右边的鸿胪寺,跟关翳然所在的工部衙署是邻居。

临时从鸿胪寺赶来国师府的年轻官员,当得起丰神俊秀的赞誉。

荀趣跟曹晴朗是科举同年,不过功名要比曹晴朗低一大截,名次很靠后的二甲进士出身。荀趣如今的官身是鸿胪寺序班。

在官员多如牛毛的大骊京城,属于清水衙门里边的芝麻绿豆官。

当年曹晴朗进京赶考,就跟荀趣一起借住在一座京城寺庙里边。两个同龄人,属于心迹相契,志趣相投。

所以上次陈平安进京,朝廷就有意安排荀趣陪着“陈山主”游览都城。

陈平安离开书房,来到二进院落的一间屋子,跨过门槛,直接走到余时务桌旁,随手翻开一部账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