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8章 忽然一朵花先开(13)

偏偏在那槐黄县城任上,沦为官场笑柄,只能灰溜溜离开,在中岳地界一个小郡“高就”,名义上是升迁了,实则是坐了多年的冷板凳。

所以当年由袁正定接任县令,官场上有些说法,是帮忙擦屁股去的。

当然,吴鸢最终能够返回处州,而且还当上了刺史,算是杀了一记很漂亮的官场回马枪。

曹戊始终沉默,这次进京,就只是带了几样禺州的土特产。

其实上次相约于披云山的礼制司衙署,曹戊假公济私,与当时还不是大骊国师的陈山主,喝了一杯茶,算是叙旧。

屋内气氛略显凝重,但是没有谁觉得适合说些故作轻松的言语。

终于还是袁崇缓缓问道:“你们都说说看,国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所以听到这个问题,袁正定瞬间就头皮发麻,父亲是一个极有主见、且远见的人,要知道父亲才是那个与陈国师相处次数最多的那个人!

袁正定稳了稳心神,说道:“谋而后动,算无遗策。”

吴鸢小心翼翼字斟句酌,说道:“大事之上极有定力,很擅长处理一团乱麻的局面。如果用下棋打比方,哪怕陈平安棋力弱于对手,可以少输,但只要棋力高过对手,他就一定不会输。”

曹戊的看法最为言简意赅,就一个字,“狠。”

袁纪自嘲道:“可能是因为我不像个官的缘故,我对陈国师的观感,跟你们都不太一样,我觉得他的所作所为,藏有一份私心,他根本无所谓大骊官员怎么看他,他只在意大骊百姓怎么看待曾经的两个人,只在意那两个人如何看待今天的他。”

例如属于旧卢氏疆域的两州,原本赋税极重,但是突然有所调整,从五十年缩减为成了三十年。更早之前,山水神灵的察计年限,也从十年一届延长为三十年,类似方案,推行得无比顺畅这就是出身同一文脉的师兄弟、先后担任大骊国师的好处了。好像绝无新官上任、就要一味推倒前任制定国策的半点嫌疑。

不知不觉的,即便中土文庙,甚至是文圣一脉本身没有说什么。

只是因为陈平安担任大骊国师的缘故,绣虎崔瀺,就自然而然恢复了文圣一脉首徒的身份,水到渠成,理所当然,毋庸置疑。

袁化境站在门口片刻,看了眼之前自己一向不太看得起的袁纪,点点头,附和一句,“我的看法,差不多就是袁纪说的这个意思。至于明天意迟巷袁氏在内所有门阀大族、朝廷高官,是荣是辱,不在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