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1章 从未曾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啊!(2)

自己不能认输,这些个问题自己准备好几天。

“纵使殿下巧言善辩,亦难掩当日言辞间影射之意!唐律明载:诸指斥乘舆,情理切害者,斩!殿下虽未直言指斥,然以古非今,以子议父,以臣疑君——此非‘情理切害’而何?臣问殿下:殿下自忖,当日之言,可触刑律否?”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一位站在柱旁的录事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毛笔险些脱手。

李百药面色骤变,正要开口解围,却见太子缓缓坐到首位。

李承乾静默片刻,忽的轻笑一声,那笑声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他目光平静地迎上韦思谦逼视的眼神,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御史三问,孤已一一回应。今孤也有三问,请教御史。”

堂内顿时鸦雀无声,连侍立在角落的小黄门都屏住了呼吸。

“第一,御史口口声声援引唐律,言孤‘指斥乘舆’。然,律疏有云:‘若使君父有过,臣子不言,是陷君父于不义也。’孤之所言,是为‘陷君父于不义’,还是为‘避君父于不义’?御史熟读律法,请为孤解。”

韦思谦张了张口,却发不出声音。

他感到背后已有冷汗浸湿官袍。

“第二,御史谓孤‘以古非今’。然则,司马迁著史记,班固修汉书,皆载前朝得失,莫非亦为‘以古非今’?夫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孤读史书,心有困惑,求问于君父——此非储君进学之道乎?依御史之见,是否太史公、班固亦皆当获罪?”

这时,东宫属官中传来几声压抑不住的赞叹。

一位年迈的学士捋着长须,微微颔首,眼中满是欣慰。

“第三,御史谓孤之言情理切害。然,情在何处?理在何方?害了何人?孤当日于两仪殿中,面对陛下,句句皆出自圣贤之书,所求不过明理答疑。陛下圣心独断,自有明裁。而今,御史竟代陛下裁定孤之言为切害——孤倒要请教,御史此举,是代君行权耶?抑或是以己心度圣意?”

三问既出,一环紧扣一环,由法理至史鉴,再由史鉴至君臣分权,层层递进,句句诛心!

韦思谦脸色彻底苍白,嘴唇哆嗦,竟一个字也答不上来。

他身体微晃,额上冷汗涔涔而下。

李承乾目光扫过他那副窘态,缓缓摇头,脸上露出一抹极淡的、却冰冷至极的嘲讽。

“孤自幼读史,所见诤臣谏士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