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u占用|15%|
|内存|42%|
成功了!这小小的第一步,却意义非凡。这意味着弘树对自己身体的掌控,从模糊的感觉,进入了精确的数据化时代。
他立刻开始了下一个实验。
实验1.2:被动式自我优化脚本
弘树再次新建文档,命名为肌肉_自动化生长v0.1。
不过这次在开始编写之前,弘树必须先摸清自己这台“生物电脑”的底层架构。
他需要找到控制肌肉生长的核心文件究竟存放在哪里。
“这个文件可能是在个人用户的文件夹,可也能是系统的底层文件驱动,在根目录里。”弘树思路清晰,自言自语的思索着:“肌肉生长、心跳、呼吸可能权限很高”
他的意念化作文件浏览器,开始在自己的c盘(系统盘)中进行地毯式搜索。
c:用户泽田弘树目录快速打开。
弘树开始浏览里面的文件
很快,弘树看到了一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文件结构:
个人文件夹:
桌面-存放着日常意识层面的“快捷方式”但现在除了我的电脑和cd两个盘,其他的什么快捷方式都没有。
然后是文档-各种学习笔记、忍术理论、个人思考记录之类的。弘树前几天学习的课程重点就在里面。
下载-这个文件夹暂时是空的,毕竟弘树到目前为止,所连接的wifi,实际上是个别感知忍者发出来的查克拉信号。
他们也并没有联网。
图片-是弘树一些记忆深刻的图片。它们似乎被从记忆里单独的挑了出来,储存在这个文件夹里。
音乐-弘树熟悉且喜欢的的声音、旋律,包括上辈子的各种魔性旋律乐曲之类的。
视频-弘树记忆深刻的画面,例如什么‘宫廷玉液酒二百八一杯’的之类的片段,或是像是卖拐之类的印象深刻的片段视频。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应用程序数据。
应用程序数据:
appdataroaming性格核心配置-弘树没有打开,但觉得这应该是决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思考和行动的根本文件
appdatalocal情感处理引擎-这个文件夹也是同上,弘树没敢打开,生怕出什么问题,或是影响自己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