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一个主意,她以前就没想过还能问厂长借钱。
毕竟他们厂是私营的,厂长是一厂之主,发工资什么的全凭厂长一句话,厂长都说了下个月一定会发,也不用担心她借钱不还的事。
如果厂长死活不干,那里面就有猫腻了,可能下个月也发不上工资,或者厂里根本没钱发工资
想到这样的可能陈静芳止不住一哆嗦,连忙安慰自己不可能,厂里这么多人呢。
不过,问厂长借钱这事宋苒到底想出来的啊,能说出这样话的人怎么看也不像个傻的啊,怎么还放弃玻璃厂的工作想去摆摊?
*
宋苒坐在公交后排,这会是半下午,车上的人并不多,老式柴油客车行驶在马路上,车上一股鸡鸭牲畜的气味。
宋苒推开铁框玻璃窗,外面清新的空气一下灌了进来。
这会十月末,道路两旁都是田地,绿色的红薯藤生长得郁郁葱葱,有的农民在割藤往背篓里装,好拿回家喂猪,有的拿着锄头在挖红薯。
花生苗也是一片绿色,扯花生出来时仿佛能都闻到清甜的花生味和泥土的湿润气息。
宋苒脑子里顿时冒出了许多种花生和红薯的烹饪方法,这样刚拔出来的新鲜花生加水煮一下再放适量盐就很美味了,咸香甜皆具,最适合看电视时吃。
“去哪儿?”正想着时,售票员挎着包走到她面前问道。
宋苒说:“石燕村。”
说着递了一块钱过去。
售票员接过放在包里就走了。
宋苒所在的地方太偏远,从镇上到村上的公交都是私营的,只有在每逢农历3、6、9赶集日才会有公交,买票也是上车后直接把钱交给售票员就行。
公交在柏油路上行驶了十来分钟,忽然车身一摇,开上了一段泥马路,一路摇摇晃晃,又过了十来分钟,终于停下。
售票员说:“石燕村到了。”
车上还剩的几个人一齐下了车,这便是终点站了。
从原主的日记里宋新苒知道,下车后还要走十来分钟才能到原主姐姐宋新文的房子,她原本还有些担心自己没有原主记忆找不到路,但一看到周围的场景,便觉得有些熟悉,下意识顺着路走了下去。
直到抬头能看见一栋两层楼高的红砖房时,宋新苒知道那就是原主姐姐宋新文的家。
宋新苒脸上不禁露出一抹笑容,总算到了。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