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带着明显的怒气:“王主任,你评评理!他家那衣服,滴滴答答的,我每天晾的被子都湿了!还说我们家影响他们家风水,简直是无理取闹!”
李先生则是个瘦高个,脖子梗得通红:“什么叫无理取闹?我们晾个衣服碍着谁了?你家阳台大你就了不起啊?还骂我们家孩子是野种,这你就不说了?”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激动,差点又要吵起来。王主任费力地劝阻着。
顾晚舟没有说话,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的眼中,没有评判,只有观察。她看到陈太太眼底的委屈,也看到李先生眼中的不甘。她甚至捕捉到了他们言语中,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公平”和“尊严”的渴望。
季辰则在一旁,将所有对话和双方的微表情、语调变化,输入他的pad进行实时分析。
“安安,根据我的情感模型分析,陈太太的愤怒中,含有70%的委屈和30%的无力感。李先生的激动中,含有65%的自尊受损和35%的被歧视感。”季辰在顾晚舟耳边轻声报告着。
顾晚舟微微点头,她闭上眼睛,仿佛在将这些“情感数据”与她对凡人的理解进行匹配。她回想起之前在老宅中,哥哥们为了她一点小事争执时的样子,那是凡人特有的、充满烟火气的情感表达。
当双方的情绪稍微平复下来时,顾晚舟缓缓开口,她的声音清澈而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陈太太,您希望您的被子不再被滴湿,拥有干净的采光空间,对吗?”
陈太太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啊!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李先生,您希望能够自由地晾晒衣物,并且得到邻居的尊重,不被言语侮辱,对吗?”
李先生也愣了一下,随后用力点头:“没错!就是这个理!”
顾晚舟的开场白,没有指责,没有偏袒,只是精准地指出了双方最核心的**“需求”**。这让原本剑拔弩张的两家人,都感到了一丝被理解的意外。
“那么,我们可以从满足双方的核心需求入手。”顾晚舟继续说道,“陈太太需要一个不被干扰的采光空间,李先生需要一个能晾晒衣物并得到尊重的空间。这二者,并非完全冲突。”
季辰立刻在pad上调出两家阳台的3d模拟图,并根据顾晚舟的思路,迅速生成了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a:在陈家阳台上方安装可伸缩遮雨棚,阻挡滴水。成本由陈家和社区共同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