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5章 一位影评人的勇气(1)

晚上10点整,观影指南第二期准时开播了。

实在没法知道有多少观众在等着收看,不过全国大多数的影评人应该都已经打开了电视机,毕竟这是国内突然出现的尺度最大的影评节目,没有之一。

片头刚播,李妈笑道:“来,大家先封牌,看看我儿子在电视上的样子。”

李礼默默地吃着葡萄,调了调音量。

电视内,片头刚过,一身西装的李礼便出现在了画面里。

“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观影指南,我是您的好朋友李礼,本期我们的主题叫做‘佳片有约’。

之所以改变风格推荐佳片,并不是因为我们迫于某种压力而有所收敛,而是要在枯萎丛生的荒地里开垦出一片净土来!

因为我们相信,打击‘丑’的重要手段,是要树立起‘美’!当优秀的作品愈加得到关注,可耻的烂片也许会渐渐势孤。

看到这儿,李妈猛然回头看了儿子一眼,“我怎么觉得这味儿不对啊?”

李礼忙道:“您别急啊,说了是佳片推荐了,您接着看啊!”

李妈的视线重归屏幕。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这部影片,在今年夏天火爆荧屏,便是这部现实题材佳作我不是药神。

这部作品自点映开始,便获得了一致好评,甫一正式上映,在大把大把赢取观众眼泪的同时,成功收获了各方赞誉,成为本年度口碑最高的华语影片,甚至被冠以现实主义题材扛鼎之作!

但这部‘扛鼎之作’并非完美无瑕的,仿佛是断臂的维纳斯一样,也是有着先天不足和缺憾的。

和其他那些对我不是药神一味赞美褒扬的影评节目不同,我们先从这支‘断臂’谈起。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卢勇假药代购案,影片聚焦慢粒白血病人,对天价药及人性进行了讨论

我们欣赏影片直面现实问题的勇气,但将道德舆论压力完全施加在药物研发厂家身上,是不正确的。

接下来,节目内的画面由电影内容转向药品生产流程画面,李礼向观众们大概讲述了制药厂家与天价药的关系。

其实,一款特效药的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是远超人们所想的。一款药物研发周期长达十年以上,并极可能失败而胎死腹中,这也是药企要承担的极高风险。

罕见病的特效药,通常目标用户群体极其有限,药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