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37、获得真相(3)

薛暄说道:

“见我父死活不松口,周丞便又去联合刑部,一起向大理寺施压,时间久了,我父也有些承受不住,于是他手下一个评事官便献策,说实在不行,可以将案子呈送先帝,由先帝定夺。”

剧情接上了!

三人竖起耳朵,卷宗上,曾简略提及此事,但语焉不详。

薛暄继续说道:

“可案子呈送上去后,因三司口径不一,先帝也不知该如何定夺,便单独寻了都察院一名姓潘的老御史,命他重新调查这件命案。”

“让都察院的人查?”张晗惊讶。

赵都安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先帝既这样安排,说明这个潘御史肯定与周丞不是一路人。”

就像吕梁也是御史,但与顶头上司袁立却完全属于两个派系,这种事很正常。

薛暄闻言,点头道:

“的确如此,潘御史并非周丞的人,而他仔细调查后,发现案子的确判错了,杨安长期久病不愈,岳氏的确请了邻居郝氏,寻了术士沈荣救治,但并未下毒。

至于通奸之事,纯属捏造,那杨安只是正常病死。潘御史禀告先帝,先帝见事实清楚,便大笔一挥,做出判决,释放被抓的岳氏几人,诬告者下狱。”

案子澄清了?三人先是惊讶,继而,是更深的疑惑。

海棠好奇:

“案子既已查清,尘埃落定,为何又起波澜?”

薛暄沉默了下,说道:

“因为王震出手干预了。”

当年的诏衙督公?

下场了?

赵都安挑眉,心说这案子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薛暄说道:

“王震派人干预后,很快的,案子整个反转,负责查案的潘御史被打成了欺君罔上,而已被释放的岳氏四人,也再次改了口供。

王震给出的说法,是我父收受贿赂,加之与术士沈荣都是武陵人,有同乡之实,故而徇私枉法,予以包庇,潘御史也参与其中,与大理寺一应官员一同蒙蔽先帝。”

“王震汇报先帝后,先帝震怒,下令将我父,潘御史等一众涉案官员下狱,交由都察院审理。

可想而知,掌管都察院的周丞会审出个什么结果。

我父等人入了都察院的‘台狱’后,遭到严刑逼供,不少人不堪刑罚,按照周丞他们的意思攀咬,牵连出的人越来越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