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幼澄监国的带头劝进者,标签想摘都摘不了,真正意义上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许将军不必多礼,快坐。”李幼澄连忙道,随后接着说道“不过宋都使还提出了一个要求,孤正在考虑要不要答应。”
“什么要求?”许安问道。
“他要求由程横担任马军司都指挥使。”李幼澄说完便盯着许安的眼睛“你看此事孤要不要同意?”
“程横是宋都使的心腹,而马军司都指挥使作为马军司一把手,在马军司内部有着绝对的权力。
我是骑兵出身,相熟的将领基本都在马军司,若是有这么一个人夹在中间,即便我当上了马步军都指挥使,即使能够限制他,但想要完全架空并不可能,对我掌控侍卫司并不是一件好事,看来宋都使并不想轻易放弃侍卫司的兵权啊。”许安有些皱眉的说道,
“如此说来确实不妥,但这是宋都使提出的唯一要求,而且态度很坚决,若是不同意,那孤就必须拿出其他能够打动他的东西,这不是一件易事。”李幼澄不经有些为难。
许安沉吟半晌后也是感到有些头疼“若是能把他直接提拔到侍卫司副都指挥使倒还省事,上面有正职压着,下面马步司各有主事,完全可以把他架起来,但问题是他功劳不够,贸然提拔到这种高位怕人心不服。
无论如何马军司我是绝不同意交出去的,骑兵乃是我朝精锐,程横这个人能力一般,交给他我不放心。”
见许安这么说,正当李幼澄琢磨着该如何给宋审虔其他补偿之时,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秦继旻突然开口“殿下,老奴倒是有一个主意。”
“哦?快说。”李幼澄面色一喜,连忙问道。
许安诧异的看了一眼秦继旻,后唐对宦官一直是持打压态度,宦官稍有越线就是重责,包括李从珂也继承了这个传统。
但如今秦继旻主动开口参与朝廷之事,李幼澄不但没有斥责反而还表示出了欢迎的态度,莫非李幼澄打算重新扶持宦官势力?
对宦官群体许安倒是没有那么大的偏见,宦官是有坏的,但朝臣不也有好有坏吗。问题是出在人性上而不是出在宦官这个身份上。
宦官名声之所以这么差主要是因为笔杆子不在他们手里,而且大部分文人对于宦官能够轻易获得大权,而他们却需要经过科考、熬资历等种种努力慢慢往上爬才能登顶,心里感到不平衡,所以在史书中大书特书,有意扩大了宦官集体的责任。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