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59章 改良版君子六艺(2)

胖子那种别的府城来的孩子,也是因着某些原因不得不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求学。

南城私塾的学子大部分还是不指望科举入仕的,因此能多学一项本领,日后能谋生的方式就多一个。

所以上来就赶上了算学课,让李牧承也是有些懵的。

还不等李牧承回过神来,同桌陈思友就站起身走到了冯先生身边,将两大箱子算盘给同窗们发了下去,确保人手一个。

李牧承看着那算盘都有些担心,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手劲儿大了,再把算盘珠子给扒拉下来。

倒也不是担心自己赔不起,毕竟现在的他也算是有点儿小钱的人了。

只是不想第一天上课,就给先生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李牧承来到私塾之后知道的就更多了,比如科举需要有人作保或举荐,这些都是绕不开先生的。

要是先生不喜欢他反而给他下绊子,可想而知这科举之路只会更加艰难。

“咱们算学的第一堂课,认识工具——算盘。”

李牧承认真听着先生讲解,时不时还翻一翻算学专用书本,发现前面几页写的都是一些基础算盘的知识,冯先生正一板一眼的讲着这些有些枯燥的知识。

这种基础常识性的东西,对李牧承来说难度不大。

关键是这玩意儿他是真会啊,毕竟以前这都是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知识,甚至他还能记得几首关于算盘口诀的打油诗。

瞥了一眼自己宿舍里其他几个同窗,此刻正认真学习,尤其是那个小胖子听得格外认真,但眼里还透着一丝迷茫,显然是没太听懂,正在努力消化的迷茫样儿。

“好了,我先给你们出几道简单些的算学题目,现在都拿起笔将题目几下。一会儿你们自己扒拉算盘珠子计算清楚后,将答案写在草纸上交上来。”

将算盘规则讲清楚后,冯先生开始布置课堂小考。

李牧承真的是懒得记题目了,这种刚报出题目就能得出答案的题,有啥好记的?

只是同窗们都在记,若是只有他一个不动笔的,先生肯定要训他的。

于是,李牧承拿起笔,在上面不光记好了题目,还在题目后面顺手写上了答案。

一共二十道题,冯先生更是在说完题目后又添了一句——

“二十道题,答对十五题或十五道题以上,中午吃饭时可以拿木托盘。答对十题或十题以上,十五题以下,可以拿盘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