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里的事,才联系厂区内车辆前往燃气动力部。
此时的燃气动力部,中控室和仪表工程师站里已经聚集了十来位主管与副经理,分别是常减压装置的两位主管、燃气动力部的魏经理,还有燃气动力部的两位主管(一位负责运行管理,一位负责设备管理)、仪表部的两位主管与一位副经理,再加上大公用工程部的系统主管和计调部的两位主管——所有人都围着燃机跳闸的问题讨论,却始终没个结果。
仪表部主管率先开口,质问运行部主管:“是不是你们的运行人员误触了某个按钮,才导致燃机跳车?”运行部主管立刻反驳:“明明是你们仪表部有人在工程师站碰到了系统画面,打乱了燃机启动流程,触发了连锁保护才跳的车,怎么反过来怪我们?”
面对两个部门的相互推诿,常减压的两位主管只站在一旁看热闹——他们来是为了追责,可现在责任归属不明,只能先等着,等有了处理方案再回去汇报。计调部的两位领导则急得不行:“全场都知道你们燃机跳车一个半小时了,问题还没解决!这已经属于生产事故,严重影响公司稳定运行!上游等着供电,下游等着水处理,现在电供不上、水处理也停了,就没个能解决问题的人来吗?”
运行部和仪表部的人被训得不敢吭声,连基层工人都人人自危。谁都怕被追责。盛海的惩罚向来让人肉疼:要么扣分(直接影响年度奖金),要么直接罚款,每次都能让人当场心疼到肉颤。
在场的主管们也大多心乱如麻,有不少人是在家吃饭时被领导一个电话喊来的,身上还带着酒气,说话时偶尔打个酒饱嗝,呛得周围人都下意识后退一步。
这时,有人提起了林默:“林默不是已经入职了吗?他怎么不过来?以前燃机的事他最清楚啊!”说话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主管,看模样是常减压那边来的。姜亮心里清楚林默的情况,前阵子林默入职时,各种八卦在各个部门传得沸沸扬扬,盛海人多嘴杂,消息从面试现场传出来后,早就变了样。
没等姜亮开口,就有人接过话头,语气带着不屑:“林默现在就是个临时工,没资格来处理这种级别的问题。”显然,这人是站在冯涛那边的,对林默没什么好印象。
但也有人记得林默的能力,比如燃气动力部的薛主管:“要不还是给林默打个电话问问吧?燃气轮机这个项目,他以前门儿清,说不定能想到办法。”
“不行!”又有人反对,“他现在就是供水那边仪表维修班的临时工,前段时间还被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