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红星军工技术研究院(4)

子,依托现有技术力量,不占用过多生产资源。”

“甚至前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红箭-1’量产中遇到的技术工艺问题,这本身就是在保生产、保质量。等我们顺利完成这批订单,积累了资金和信誉,再逐步扩大研究院的规模。”

“这是为红星厂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打基础!”

何建设听着,缓缓点头:“要是这么说,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那我没意见。”

“而且要是真能自己搞研发,咱们厂以后就真的硬气了!”他一辈子的梦想就是把厂子干大干强,林默描绘的蓝图深深打动了他。

马为国也表示:“如果能帮我们解决生产难题,提高效率和质量,那我举双手赞成!”

最终,领导班子成员一致表决通过,支持向上级申请筹建“红星军工技术研究院”。

散会后,林默和何建设、马为国等人走在厂区里。

如今的红星机械厂,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经过最近一轮紧急扩招,尤其是优先招募退役士兵的政策,厂里新增了二百三十多名新员工。全厂职工总人数已经突破了七百人。

这些新面孔中,很多还带着军人的干练和纪律性,他们学习速度快,吃苦耐劳,极大地缓解了产能压力。

目前,厂里主要有两个大型生产车间:

63式自动步枪改进型生产车间:这条生产线已经非常成熟,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机加工、热处理、组装和校验工作。

虽然“红箭-1”订单更重要,但63改的生产任务并未停止,依旧在为部队提供可靠的步兵装备,保持着稳定的产出。

“红箭-1”火箭筒生产车间。

这是当前全厂绝对的核心和重心。

车间被划分为几个区域:hex炸药预加工区(严格隔离)、战斗部压药装配区、发动机浇注组装区、引信检测区、总装密封区。

每条子线都开足马力,工人们三班倒,机器24小时不停歇。原材料不断运入,成品不断下线。虽然日产量还在爬升阶段,但整个体系已经高效运转起来。

厂区的空地上,堆放着新采购的钢材、化工原料、电子元件(用于引信)。

保卫科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尤其是hex炸药生产区和成品仓库,更是戒备森严。

林默看着这一切,对何建设和马为国说:

“何厂,马科,眼前的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