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军部的烦恼(3)

很难胜任。”

“可以说,微光夜视仪是多个尖端领域的集大成者,以我们目前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实力,短期内攻克难度非常大,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时间周期会很长。”

会议室内一片沉寂,李振华一顿专业分析,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众人刚刚燃起的希望。

大家都明白,李部长是搞技术出身,刚刚的话也不是推诿,而是陈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首长沉默良久,用力掐灭了手中的烟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李振华,语气不容置疑:

“振华同志,困难,我清楚。但是,战士们在流血,夜间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改变!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搞!m国人能搞出来,我们中国人就一定也能搞出来!无非是时间问题,无非是代价问题!”

他站起身,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命令:

“还是那句话,总部会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设备给设备!”

“你回去后,立刻组织力量,成立专项攻关组!不管用什么办法,集中全国最优秀的科研力量,给我啃下这块硬骨头!”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尽快!越快越好!我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看到我们自己的微光夜视仪装备到前线战士手中!”

“是!首长!坚决完成任务!”李振华起身立正,声音洪亮,但内心却沉甸甸的。

散会后,李振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忧心忡忡地坐在椅子上。

他何尝不想尽快?但技术壁垒岂是朝夕可破?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决定摸一摸清国内相关单位的底数,他首先拨通了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喂,老周吗?我李振华。长话短说,总部刚下了死命令,要我们尽快搞出微光夜视仪对,就是那种利用微弱光源的。”

“你们那边,相关的基础研究到什么程度了?像增强管,特别是三级放大的,有眉目吗?”

电话那头,中科院的周主任声音带着苦涩:“李部长,不瞒您说,我们几个相关的研究所,确实一直在跟踪这方面技术。”

“但太难了。光电阴极的量子效率一直上不去,微通道板的通道刻蚀和二次发射涂层技术瓶颈突破不了,实验室里做出的单级样管,增益低、噪声大、寿命短,距离实用差得太远。”

“三级联?目前连可靠的单级都还没完全搞定,更别说级联的技术和工艺了基础太薄弱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