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给这个时代一点小小的震撼!(3)

如果能成功,可以为我们后续企业的改造作出示范。”

王局长这般说道。

很快,在赵建国的安排下,一次小范围的非正式会谈在市工业局的会议室里进行。

一方是市工业局王局长和几位相关科室负责人,另一方则是林默和赵建国。

寒暄过后,王局长直接开门见山:

“林默同志,赵主任已经把你们的大致想法跟我们介绍了。说实话,我们很感兴趣,也很支持!”

“无线电三厂的情况你们可能也了解一些,确实是市里的一个包袱。如果红星厂有能力把它盘活,还能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电视机,这对市里是件大好事!我们工业局一定全力配合!”

“感谢王局长的支持。”林默不卑不亢地回应:

“我们研究所已经完成了电视机全套技术的研发,性能可靠。现在缺的是快速产业化的平台,无线电三厂的基础设施和人员,正是我们需要的。”

“技术真的完全掌握了?”王局长还是忍不住确认了一下,这年头,能独立研发电视机的单位可不多。

更何况还是个小厂。

“这一点请王局长放心。”林默自信地回答,“我们可以随时进行技术演示,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整合与转产。”

“那我们进一步聊聊”

会谈的气氛很融洽,双方都有强烈的合作意愿,话题自然而然地延伸开去。

从无线电三厂的具体情况,聊到了电视机市场的前景,又逐渐扩展到如何利用这次合作,撬动宁北市更多的工业资源。

林默结合前世的知识和对未来经济走势的把握,在交谈中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远超这个时代普遍认知的经济观点和思路。

当王局长谈到市里其他一些效益不好的机械厂、五金厂时,林默顺势说道:

“王局长,其实盘活这些企业,未必都需要像我们这样直接注入全新产品,有时候,思路转变一下,就能找到出路。”

“哦?林默同志有什么高见?”王局长颇感兴趣地往前倾了倾身子。

“比如,一些有机加工能力但没产品的厂子,可以转向‘专业化协作’。”

林默生怕王局长听不懂,举例说明:

“就像我们未来生产电视机,除了核心的电路板和显像管组装,还需要大量的金属冲压件、塑料外壳、旋钮、包装箱等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