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红星厂到底是怎么做到的?(4)

强器,特别是三级联超二代像增强管的技术,涉及光电阴极量子效率、微通道板增益与噪声、真空封装这些难点。”

“我们集中了那么多力量,搞了整整几年都进展缓慢,他们一个厂办研究所”

钱老的脸上满满的是意外。

属实是打破了他的认知。

在他的印象中,林默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年轻人。

不过那也只是在热火器上。

正所谓跨行如跨山,这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李振华理解地点点头,不过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对大家示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各位专家,请你们亲自上手,验证一下这台样机的性能。”

“测试环境已经按照他们报告里的要求,在隔壁暗室准备好了。”

专家们将信将疑地来到隔壁全黑的暗室。

当第一个专家——光电所的总工,按照简易说明将眼睛凑到目镜上时,他发出了一声和赵建国当初几乎一模见的、极度震惊的抽气声!

“这这图像!!!”

他失声叫道,猛地调整着方向,“增益这增益太高了!噪声比我想象的要小得多!这分辨率简直了。”

“他红星厂到底怎么做到的?”

听着这么说,其他专家迫不及待地轮流上前。

有一个算一个,每一位资深专家在亲眼看到那清晰的、绿色的、在近乎绝对黑暗中呈现出的微观世界时,脸上都写满了巨大的震撼和难以置信!

“这这效果这绝对不是主动红外!这是真正的微光成像!”

“比我去年在资料上看到的m国公布的anpvs-5型的估计性能还要好!图像更干净,细节更丰富!”

“星光条件下就能达到这种观察效果?这被动观测距离恐怕超过200米了!”

质疑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惊呼和热烈的讨论。

专家们都是内行,是不是真有技术,一眼就能看出门道。

这台样机所展现出的性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甚至完全达到并且超出国际先进水平的门槛!

钱老院士激动地放下样机,双手微微颤抖,他立刻拿起旁边那份厚厚的测试报告,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其他专家也纷纷围拢过来。

报告上,一行行精确的数据和专业的术语,如同最有力的证据,冲击着他们的认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