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了指窗外四号厂房的方向,“那就是它的‘心脏’。我们需要小型、轻量、可靠的动力。”
接着,林默将之前与王部长联名提交内参,以及在国防战略部内部引发争论,那些老同志依然坚持“大炮真理论”的情况,简单地向赵建国说了一遍。
赵建国听着,眉头渐渐锁紧,他抿了一口酒,仔细琢磨着林默的话。
他虽然是搞管理和协调出身,但身处其位,对军事发展也有自己的思考。
林默描述的集成化、信息化作战图景,以及无人机作为战场耳目和精确引导平台的作用,结合他亲眼所见的“启明星”夜视仪和“风暴”火箭炮的威力,让他隐隐感觉到,林默所指的方向,或许真的代表了未来。
“你说的好像确实有些道理。”赵建国沉吟道,“光有猛炮,看不清、打不准,也是白搭。要是真能指哪打哪,那效率”
“但是,”林默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上层争论很大,很多老同志暂时无法接受这套理念。他们认为我们是在空想,认为发展更多、更大的火炮和坦克才是正途。”
“所以,”林默看着赵建国,说出了自己的决定,“我和秦老商量过了,‘风暴’火箭炮的定型与列装申请,我们暂缓上报。”
赵建国点点头,这个消息之前打电话的时候就知道了。
林默目光坚定,“我们准备,等激光制导技术取得突破,与‘风暴’火箭炮进行集成测试。”
“到时候,我们不仅要展示‘风暴’的面杀伤威力,更要当着总部首长和那些持怀疑态度的老同志的面,演示什么叫做‘千里之外,点穴攻坚’!”
“我们要用这枚‘长了眼睛’的火箭弹,给他们好好上一课,用事实,来证明信息化,精确化作战的巨大价值!”
一番话,说得在座几人热血沸腾!
赵建国笑着点点头,兴奋道:“我在省里等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