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 无人机试飞!(5)

他让周锐将两台无人机推到一边,自己则走到测试场边一块临时支起的小黑板前,拿起了粉笔。

“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疑问,现在,我就来简单讲讲,这套‘灵魂’系统,大致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我们需要攻克哪些难关。”

他转过身,在黑板上画出了三个核心框图。

“一套完整的实时图像传输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前端采集与处理:在无人机上。我们需要超小型的ccd图像传感器,这是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核心。”

“目前国际上已有实验室产品,我们需要尽快弄到样品进行研究仿制,或者与国内相关单位联合攻关,然后是视频编码压缩电路,将庞大的图像数据流进行压缩,以便于传输。”

“二,无线传输信道:这是整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我们需要研究模拟调频,也就是fm或者更先进的扩频技术。”

“在特定的无线电频段,建立一条稳定,抗干扰的图像数据链。这涉及到高频电路设计,天线优化,信号调制解调等一系列复杂技术。”

“三,地面接收与显示:地面需要对应的接收机和图像解码还原电路,最终将信号还原成视频,显示在屏幕上。”

由于时间关系,林默讲得比较粗糙,但大概把复杂的系统拆解成清晰的技术模块。

同时也指出每个环节可能遇到的技术瓶颈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难题。

“同志们,”林默放下粉笔,目光炯炯地看着被他描绘的蓝图所震撼的团队成员:

“我们现在造的无人机,只是一个平台,一个载体。”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能否给它装上这颗‘灵魂’!这将是一条比造出无人机本身更艰难,但也更有价值的路!”

“我知道这很难,可能需要我们投入比之前多数倍的努力和资源。但是,请大家想一想,当我们真正实现的那一刻。”

“当指挥员看着我们传回的实时画面,精准引导‘风暴’火箭弹摧毁目标的那一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被历史铭记!”

他的话语,充满了无比的诱惑力。

试问哪一位研究人员不想自己的技术研发载入历史呢?

李卫国第一个站起来,赞同道:“林所!我们干!再难也要干!”

孙伟良也用力点头:“没错!这才是真正改变战场的东西!我们跟着您干!”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