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或跃在渊 第五十四章 一帘幽梦(2)

奈又带着几分宠溺道:“符姑娘,你这心思,当真叫人捉摸不透。”

符银盏眨了眨那双灵动的双眸,笑意盈盈地回应:“那可不,若是被杨大人轻易看透了,往后日子可就无趣多了。”

此时,一阵微风拂过,河岸旁的垂柳依依,柳枝随风轻舞,仿若绿丝绦在夜色中摇曳。几盏河灯悠悠飘过,灯光映在符银盏的脸上,忽明忽暗,更衬得她眉眼如画。

符银盏抬手指向远处一座挂满灯笼的拱桥,兴致勃勃提议道:“杨大人,你瞧那桥,灯火璀璨,定是热闹非凡,我们过去看看如何?”

杨骏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拱桥之上人来人往,热闹喧嚣,与这河岸又是另一番景致。本想婉拒的他,对上符银盏满含期待的目光,终是点了点头,应道:“既如此,那就随符姑娘走一遭。”

两人朝着拱桥走去,一路上,符银盏像只欢快的小鸟,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一会儿驻足观看街边小贩售卖的精巧手工艺品,一会儿又被艺人的杂耍表演吸引目光。杨骏跟在她身后,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偶尔应和着她的惊叹与感慨。

待走到拱桥前,符银盏脚步一顿,目光被桥边一位老者的书法表演所吸引。老者正挥毫泼墨,书写着盂兰盆节的祝福话语,字迹刚劲有力,气势非凡。符银盏看得入神,忍不住轻声赞叹:“好字!这书法中蕴含的力道与神韵,怕是没几十年的功夫,难以练就。”

杨骏站在一旁,目光在老者的书法与符银盏专注的侧脸上来回游移,心中暗自思忖:不愧是文青女,她的举动时而看似活泼跳脱,时而又对这些风雅之事竟也有如此敏锐的感知与鉴赏力。

“这位小娘子倒是好眼力,我临摹颜体字已接近三十年,虽不敢妄言精通诸体,但在行书一道上,倒是颇有几分自得与信心,自觉能得其神韵一二。”

颜体字是大唐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书法字体,他的遗作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行书之亚”,字里行间,笔力雄浑而不失流畅,情感之真挚,悲愤之情如泉涌,跃然纸上,历经岁月洗礼,光芒依旧不减。

而如今距离颜真卿离去不到两百年,其书法之妙,早已深入人心,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竞相追摹,欲得其神韵万一。

“哦!”听到这话,符银盏的眼中闪烁着别样的光芒,她转过头来,对杨骏说道:“杨先生,都说好马配好鞍,如今这场合下,岂不是好字陪好诗?”

有着外人在,符银盏对杨骏的称呼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