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嘴上说说。
从不肯下地劳作。
“哼!”
忽然,门外传来冷哼声。
曹德出去开门,发现柳书明一脸铁青地背手离开。
“唉。”
见状,曹德无奈地摇头。
有一说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曹德对于柳书明这位落魄秀才,还是有些好感。
教学认真,而且与人为善。
与那些鼻孔朝天,瞧不起布衣百姓的腐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挺好一个人,偏偏就和墨家过不去。
“老鲁,你今晚早点休息,明日一早,咱们去县城外挑选流民干活。”
曹德说道。
“也好,明早村口汇合。”
说完,鲁源急匆匆告辞离去,继续忙着曹德交付的冬日暖棚事宜。
“柳秀才,好狗不挡道,让开!”
转过天,曹德带着几名队员与鲁源相约村口汇合,刚准备去县城招人,没承想一棵树后出现了柳书明的身影。
对头见面,鲁源嘴里自然没什么好话。
柳书明没说话,仅仅是瞪了鲁源一眼,腰杆挺直走了进来。
“员外,学生昨日听到您打算去流民当中挑选懂得熬糖,制糖的匠人,学生毛遂自荐,请员外带我一块去。”
坦然承认昨天听到了二人的对话,柳书明冲着曹德拱手致歉,语气坚决地要和众人一块去流民营地。
曹德微微皱眉,略带迟疑地望着柳书明的双眼。
终日捧着四书五经,开口闭口皆是圣贤言,这样的一号人,怎么会掺和到跟流民打交道的俗事当中呢?
似乎是看出曹德心中所想,柳书明朗声道:“员外想必是觉得儒生只会捧着论语,念子曰学而时习之吧?”
“鲁鲁某的墨家巧技能制器,学生承认技不如人,但天下事绝非只靠手艺就能成事,管人,定秩,立规矩,乃是我儒家的本分。”
曹德还没说话,鲁源先是冷笑了几声,又语带讥讽道:“器物者利天下之根基也,没有好工艺,没有能利天下人的手艺,你就算招来人,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难成大事。”
“儒家动不动就讲君君臣臣,让你去教导流民,只怕要把流民教得只会拱手作揖,天天学你摇头晃脑。”
“墨家门人果然都是不通礼数的无脑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