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至装备具体规划时,校长又提及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除了考察各种轻重武器,对于汉斯国的莱茵,马也要多加留意,国内现有的蒙古马挽力不足,常常拉不动山野炮,严重影响部队运动。
我看,必须立刻着手革新马政了,引进优良马种,改良畜力!”
此言一出,不少将领点头称是,洋人的炮是根据洋马的体格设计的,国内的蒙古马体格比洋马小很多,拉炮很困难。
马在军队里十分重要,即使是欧美的工业强国,一个步兵师配上几千匹骡马都是常态,所谓的机械化,其实是骡马化。
夏国的死对头日本,也以马匹为主要运输工具。
日本的甲种师团分为两类,一种为挽马师团,一种为驮马师团,哪一样都离不开骡马,一个四单位制的甲种师团,通常有六七千匹骡马。
后勤物资,枪弹炮弹,都以骡马为主力运输工具,汽车占比其实不多。
而且以夏国多山的地形,骡马的行动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军队的行动力。
不过,吕牧之却微微皱眉,现在已经三一年了,现在才想起来改良马政,已经晚了,没有十多年的积累,根本培育不出优良的马种来。
现在只能以国内的伊犁马、蒙古马凑合着用了。
沉吟片刻后,起身发言:“校长,各位长官,牧之以为,改良马种,固然是长远之计,但绝非当务之急,亦非最有效之策。”
吕牧之不慌不忙地分析道:“改良马政确实应该去做,但是马种改良,周期极长,选育、繁殖、推广,没有十数年之功,难以见到显著成效,眼下陆军改革在即,不如在其他方面上同时下点功夫。”
校长点点头:“有道理,你说说看。”
吕牧之继续阐述:“牧之认为,解决之道,应双管齐下,目前应该把重点在于‘器’而非‘畜’。
其一,应在火炮的轻量化上下功夫,尤其是山地作战常用的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山炮,更应追求分解驮载便捷,总重减轻,使其能被现有马匹甚至人力有效机动,此事,可在与汉斯国合作中,作为重点技术引进和研发方向。”
“其二,对于必须使用较重野炮的部队,可采用增加挽马数量的方式,以多匹马拉一门炮,分摊重量,其实也能拉动,不过......”
“不过什么?”校长问道。
吕牧之话锋一转,“若是这样还拉不动野炮,我想最重要的,多半是因为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