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事宜,我们可以进一步详谈,当然在矿产方面,贵国也要积极出口才是。”
吕牧之在一旁默默听着,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次机会,为川省未来的兵工厂争取到更核心的技术和图纸。
就在考察团于汉斯国深入探讨夏国德械师建设蓝图的同时,遥远的东方,北平一处梨园内,张少帅正观看梅兰芳大师的表演。
“维岳老弟答应的第一批设备,竟然是一批从米国定制的炼钢设备,说是三天后抵达天津港”张少帅一边摇头晃脑听着,一边想着。
自从吕牧之提出“工业革新计划”后,张少帅便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大半年下来,已陆续将奉天兵工厂里的机床、锻压设备,连同数千配套的熟练工人,分批拆卸、装车,南运至河南的巩县兵工厂和武汉的汉阳兵工厂。
配套的炼铁厂核心设备,也拆解下来运往汉阳铁厂,美其名曰“支援内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整个东北的军工产能,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几乎掏空、南移,只为给即将到来的米国新设备腾出地方。
张少帅想象着全新的米国电弧炉炼出一炉炉的铁水,生产出来的武器精良,能媲美甚至超越日械,心中便是一片火热。
不过,他这份对“工业革新”的憧憬,很快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少、少帅!不好了!奉天急电!日军日军正在猛攻北大营!”
“什么?!”张少帅脸色大变,慌忙起身走出梨园。
“给校长发电,快!”
奉天的事变很快传到了世界各地,远在西欧考察的军事观察团,也早早得到了消息。
何长官当即决定回国,以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吕牧之却不急着回去,自己想起了几个正在西欧各国读书的学弟,值此国难当头之际,吕牧之决定去拜访他们。
当然,拜访是假,吕牧之的真实意图是奔着招聘去的,在外留学的那些学子们,还没有就业去向呢!
伯林陆军大学的校园内,吕牧之在一间洒满午后阳光的阅览室里,见到了正在伏案疾书的丘青全。
桌面上摊开着厚厚的汉斯语言军事教材和一堆手写笔记,旁边还放着几页刚翻译完的稿件。
“雨安,真是用功啊。”吕牧之笑着走上前。
丘青全闻声抬头,见是吕牧之,惊讶极了,连忙起身:“维岳兄!你怎么来了?”
丘青全早知道吕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