赃陷害!微臣敢以性命担保,李氏一族对朝廷忠心耿耿!"
"证据呢?"太子急问,"赵元朗可有什么真凭实据?"
"这..."李淳语塞,擦了擦额角的汗,"据说有些往来书信,但必定是伪造的!赵元朗这是要杀人灭口!"
苏浅雪在殿内缓缓踱步,裙裾曳地无声。忽然,她停下脚步,眼中精光一闪:"既然赵元朗说李氏叛国,那我们就反告他拥兵自重!"
她转向太子,语气坚定:"殿下可还记得,去年赵元朗曾以防御胡人为由,请求增兵三万?当时陛下未准,他却私自扩编军队。这可是大忌!"
太子眼睛一亮:"不错!父皇最忌武将拥兵自重。若是告他蓄养私兵、图谋不轨..."
"正是。"苏浅雪成竹在胸,"我们还要参他勾结江湖术士,在铁壁城作威作福。那个叫方远的,就是最好的证据!一个来历不明的江湖郎中,竟能得授铁壁令,这不是结党营私是什么?"
李淳连忙附和:"娘娘英明!微臣在兵部有几个故交,可以查到赵元朗私自扩军的证据。另外,御史台的张御史欠微臣一个人情,明日早朝便可上奏弹劾!"
苏浅雪却摇头:"光是弹劾还不够。我们要让陛下相信,赵元朗确有反心。"
她走到书案前,提笔蘸墨,在宣纸上写下几个字:"李尚书,你在户部,可能查到赵元朗最近在粮草军械上的调动情况?"
李淳会意:"娘娘的意思是..."
"若是赵元朗真有反意,必会在粮草军械上早作准备。"苏浅雪唇角微扬,"我们只需稍加...润色,就能让陛下相信,赵元朗正在为造反做准备。"
太子抚掌大笑:"妙!妙啊!浅雪果然不愧是本宫的贤内助!"
三人密谋至深夜,烛火摇曳中,定下了一条毒计。
次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果然有御史张谦出列弹劾:"陛下,臣听闻铁壁城主赵元朗私扩军队,勾结妖人,在北疆作威作福。更可怕的是,他竟敢私自处置朝廷命妇,此举与谋逆何异?"
又一位大臣出列:"臣还听说,赵元朗在铁壁城设宴立威,当众将铁壁令赠予一个江湖郎中。这分明是要结党营私!"
这时,李淳也出列表态:"陛下,臣在户部查到,赵元朗最近频繁调动粮草,数量远超日常所需。臣怀疑...他这是在为造反做准备啊!"
龙椅上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