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想起,
记忆中那个曾给过他一个饼的邻家姑娘,就是眼前这人。
芸娘从食盒里取出个小纸包:
“娘让我给你带点咸菜,配着粥吃。”
纸包里是切得细细的萝卜干,
还淋了几滴香油。
在这寒冬里,这份心意显得格外珍贵。
“多谢芸娘妹妹。”
苏惟瑾郑重接过。
芸娘浅浅一笑,两个梨涡若隐若现:
“娘常说,能帮一把是一把。
你...你也要好好的。”
这时,陈婶匆匆赶来,
见女儿在这,先是一愣,
随即会意地笑了:
“芸娘,把食盒给我,
你快回去吧,针线活还没做完呢。”
看着芸娘离去的背影,
陈婶叹了口气:
“这孩子...自打她爹病了,
就接些针线活贴补家用。
我这当娘的没用,让她受苦了...”
苏惟瑾默默记在心里。
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他日必当回报。
此后,苏惟瑾时常能见到来给母亲送饭的芸娘。
有时是几块腌萝卜,有时是半个煮红薯。
每次都是匆匆一面,但那抹温暖的笑意,
却在这冰冷的张府里,成了最珍贵的慰藉。
这日,苏惟瑾正在后院劈柴,
赵六又阴魂不散地凑了过来。
“啧啧,小子挺有本事啊?
连陈婶都对你另眼相看?”
赵六酸溜溜地说。
“听说她闺女也常来看你?
怎么,想当陈家的乘龙快婿?”
苏惟瑾手中柴刀一顿,
眼神冷了下来:
“赵六哥慎言,莫要坏了芸娘姐姐的清誉。”
“清誉?”
赵六哈哈大笑。
“一个穷书铺老板的闺女,
有什么清誉可言?我告诉你...”
话未说完,陈婶怒气冲冲地赶来:
“赵六!你再胡说八道,
我这就去找张管家评理!”
赵六顿时怂了,
嘴上却还不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