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5章 赵府做客,教谕探心性(2)

苏惟瑾依足礼数,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今日只论学问,不论官职。”

赵明远摆手让他坐下,

目光落在苏惟瑾身上,

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探究。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

一道窈窕的身影端着一个红漆茶盘走了进来,

正是赵文萱。

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雅的藕荷色襦裙,

未施粉黛,发间只簪着一支简单的玉簪,

清丽如出水芙蓉。

见到苏惟瑾,

她白皙的脸颊微微泛上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

垂下眼睫,将茶盘放在桌上,

声音轻柔:

“父亲,苏苏相公,请用茶。”

“有劳赵小姐。”

苏惟瑾起身拱手,

目光与赵文萱的视线有一瞬间的接触,随即自然分开。

两人心中都想起那日在茶寮的“借书”与“笔记”,

一种微妙的默契在无声中流淌。

赵文萱斟完茶,并未立刻离开,

而是安静地侍立在一旁,

一副准备聆听教诲的乖巧模样。

赵明远看了女儿一眼,笑了笑,并未阻止。

寒暄几句后,赵明远便切入了正题。

他并未一上来就问那些惊世骇俗的策论观点,

而是先从四书五经的基础义理问起,

考校苏惟瑾的基本功。

苏惟瑾超频大脑运转,对答如流。

他不仅能将朱注等权威注解背得滚瓜烂熟,

更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

不逾越框架却又颇有见地的理解,

显示出极强的融会贯通能力。

赵明远听得连连颔首,

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基本功如此扎实,远超他的预期。

聊完经义,又论诗赋。

赵明远拿出苏惟瑾府试那首咏史诗的原稿(誊录前的),

指着其中“长河落日圆,秋风铁马嘶”一句,问道:

“此句气象雄浑,颇有盛唐边塞之风。

你年纪轻轻,未曾经历边关,

如何能写出这般意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