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之喻,生动俏皮,真乃点睛之笔!”
孙志远面露得色,折扇轻摇,
目光却瞥向窗边的苏惟瑾,带着几分挑衅。
苏惟瑾神色不变,略一思索,
提笔落墨,纸上现出诗句:
“不斗秾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诗风迥异,不咏其形,
而赞其神,将杨花置于百花对立面,
赞其不惧风吹、
独爱自由的洒脱本性。
格局立意,瞬间高下立判。
场内霎时一静。
几位老秀才捻须颔首,
眼中露出惊异赞赏之色。
方才夸赞孙志远的那几人,
顿时有些尴尬,
夸赞之词卡在喉咙里,
不上不下。
高下立判,无需多言。
孙志远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
捏着扇子的手指微微发白。
暖场过后,进入自由切磋环节。
孙志远见作诗未能压过苏惟瑾,
心中更是不忿,眼珠一转,
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
朝着四周拱了拱手,朗声道:
“诸位同道,今日文会,
旨在切磋学问,砥砺前行。
小弟近日读礼记月令,
偶有一惑,百思不得其解,
恰逢其会,想请教一下诸位高才,
尤其是府试案首苏惟瑾苏兄。”
他刻意加重“府试案首”四字,
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到了苏惟瑾身上。
众人精神一振,心知好戏来了。
孙志远这是不服气,要出难题找茬了。
苏惟瑾抬起眼,平静地看向他:
“孙兄请讲。”
孙志远心中冷笑,
面上却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月令有云:
‘仲春之月,雷乃发声,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注疏皆言,此乃天地阳气生发,惊醒蛰虫。
然小弟愚钝,想请问苏兄,
这‘雷乃发声’与‘蛰虫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