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1章 和尚都点头,有料(3)

”呢?

他伸出一个手掌比了比,“要不然先加五场?”

人艺的演出计划都已经排到年底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五场是目前不影响后续公演计划的合理数目了。

除此之外,再加场次,要么就要选原本不排演的休息时间,要么就得重新调整演出计划。

俞民毫不犹豫地点头。

“行!那就加!我写材料,马上报给院长。”

就这样,半个小时后,法源寺加演的消息就传到了后台。

得知演出总场次达到25场,剧组的演员们一片欢腾。

对于热爱表演的人来说,话剧演出的舞台犹如烟草、蜜糖、云面大壳,会让人上瘾。

而加演五场,相当于延续了角色在舞台上的“生命”,对于沉浸其中的演员来说,这是最真实的褒奖。

况且这还没提每演一场演员都是会得到一块钱的补贴呢!那可是实实在在到手的钱。

法源寺演出25场,那就是25块钱的收入,再加上演员基本的工资、洗理费、夜班费,哪怕杨立辛这种初出茅庐的演员,也能拿到将近70元的月收入,这在此时的燕京可谓妥妥的高薪。

随着人民日报的文章广为传播,燕京乃至全国各类报纸对于法源寺的溢美之词很快堆叠成山。

更有记者另辟蹊径,直接跑去法源寺采访僧人们对法源寺怎么看。

谁知住持明真法师还真看过这部话剧,不但给记者们科普了法源寺的光辉历史,还告诉记者们,“这个话剧的编剧钟山施主非常懂得佛法,跟我佛有缘!”

此言一出,又是一波舆论爆炸。

毕竟观众们说好看的话剧大家都听说过,和尚都点头说有料的话剧那还真不多!

这样的积极舆论,更是引发了新一轮的排队买票热潮。

随着一场场演出的持续进行,现场观众们的来信也日渐增多。

这可苦了钟山。

作为话剧海报上的头一个名字,写给他的信几乎占了一半。

“砰!”

一脚踹开剧本处的门,梁秉鲲抱着快淹没眼睛的一大摞信件,直接摊在了钟山的桌子上,差点连茶杯都打翻了。

“给你!今天的!”

“鲲哥你干嘛呀,哎呦!”

钟山把掉到地上的信捡起来,扶腰长叹叫苦:“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