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47章 再写一部《茶馆》(4)

开关打到一档,吊扇嗡地一声启动,然后缓缓加速旋转,流动的空气顿时让屋子里凉爽了不少。

眼看大功告成,大伙都欢呼起来。

钟友为放下包就连忙招呼大家喝水休息,不停地说着感谢。

钟山从包里找出两包烟来散给众人,心中则是感慨,这年头确实是远亲不如近邻。

大伙在屋里吹着凉风抽着烟,聊了一会儿天,才各自散去。

临走的时候,一个大娘伸手就把王蕴如薅出去了,言语间还反复打量着钟山,就差把“介绍对象”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现如今,钟山年纪轻轻有了正式工作,已经颇为难得,这一阵又是买车,又是装吊扇,听说还在人艺当什么“剧作家”,于是乎,几个月前还在睡楼道的农村小子摇身一变,已经成了甘家口周边婚恋市场的头部资源了。

这种来自于邻居的讨好自然也让王蕴如颇为受用,只不过她嘴上说着问问,却并不付诸行动。

自从上次介绍对象的事情过后,她早就明白了,这个钟山极有主意,别说自己一个后妈,就是亲娘在这里,恐怕也当不了他的家。

晚上吃过饭,钟小兰迫不及待地跑回去屋里,把里屋的吊扇打开,躺在床上翻着大众电影,别提多美了。

只不过由于睡上铺难免有撞到扇叶的风险,所以这屋里的风扇装得远了一些,要不然将是绝杀。

而钟山则是独占了书桌,找出一沓稿纸,打开台灯。

他白天跟俞民的聊天不是说笑,他是真打算搞一点大动静出来的。

俗话说出名要趁早,不趁现在搞出点名堂来,以后想要掌握局面只会越来越难。

而且钟山跟别人不同,他心里很清楚,中国话剧的黄金期就这么几年,等到九十年代,那就是电影、电视的天下了。

到时候作品再好,受众早已不在,谁来看?

想及此处,他不再犹豫,略显破旧的钢笔吸饱了墨水,在昏黄的灯光里写下第一行字。

时间是公元1917年,张勋的辫子兵辅佐小皇上溥仪重登大宝,大清朝又复辟了。遗老遗少们翻腾出箱底的朝服,续起真真假假的辫子,满大街请安的声音不绝于耳,路上见面都是祖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