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报告给里正,再由里正传给县城里的赵员外。
鱼上钩了。
巳时,望江县衙门口。
十几个从各乡来的书生,都已背着行李在这里等着。
齐家的牛车,不紧不慢的停在了衙门口。
“齐案首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看了过来。
一个身穿吏服,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脸上立刻堆起了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哎呀,齐案首,您可算来了!就等您了!”
此人,正是县衙负责引路的书吏,李书吏。
他的目光在齐安那笨重的书箱上扫过,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阴冷笑意。
“齐案首,行李不少啊。”李书吏热情地拍了拍齐安的肩膀,“放心,路上有我照应着,保证把您安安稳稳地送到省城!”
齐安只是低着头,紧张地点了点头,不敢多言。
李书吏清了清嗓子,对着众人高声道:“时辰不早了,诸位,都跟紧了!我们,出发!”
一声令下,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踏上了通往省城的官道。
“齐案首,可是累了?要不要停下喝口水?”李书吏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一车人都听见。
车里的“齐文昊”——也就是齐安,只是老实的摇了摇头,嘴唇动了动,最后还是没出声,只是把那个死沉的书箱又抱紧了一些。
李书吏眼底闪过一丝不屑,心里冷哼一声。
装,接着装。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小子,就算运气好当上案首,骨子里还是那副小家子气。等到了省城,有你哭的时候。
他这份特别的“关心”,落在其他家境不好的书生眼里,难免有些羡慕。他们只当是这位李书吏想巴结这位有名的案首,却不知道这好话背后,藏着要人命的毒计。
队伍走走停停,说是赶路,速度却比乌龟爬快不了多少。李书吏总有各种理由,不是说马要吃草,就是说天太热得歇歇。
他要保证,这群人,特别是这个齐文昊,必须跟他一起到省城,一步都不能快。
而这个时候,真正的齐文昊,早已经站在了省城高高的城门下面。
他比李书吏的队伍,整整提前了一天一夜。
看着眼前来来往往的人群和一排排的商铺,齐文昊没怎么停留。他压了压头上的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