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1章 礼科圆满(6)

李诺之前没有想到他,是因为郎中都是各司的一把手,而一把手负责掌控大方向,具体的事务,是由下面的员外郎和主事负责。

礼部郎中,未必是礼部司最懂礼法的官员。

如果礼部郎中不行,那就再试试礼部的几名主事。

这书谁爱背谁背,反正他是不想背了。

吃完饭,李诺让吴管家通过明镜司,找来了礼部郎中的资料。

不出他所料,这位礼部郎中,是至圣六年的礼科状元。

朝廷在专人专用这方面,一直都贯彻的很彻底,礼科成绩出众,几乎百分百会进入礼部或者太常寺这种负责礼乐祭祀的部门。

如果礼部不行,太常寺也可以试试。

上次刘商没能在第一时间点亮法典,李诺还以为法典的要求提高了,后来发现只是刘商长时间不练手生。

太乐令手下数千乐师,不需要亲自弹奏,手生了很正常。

但礼部官员,可是得自己安排典礼流程的,对于礼仪只会越来越熟,如果礼科算特长,理论上他们有很大可能满足法典的要求。

问题在于,这位礼部郎中,不愧是礼科状元,为官多年,一直都慎行守礼,既不迟到早退,也不狎妓嫖娼,连明镜司那里都没有他的把柄,该用什么理由抓他呢?

算了不想了,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大理寺的官员吧。

礼部。

距离下衙还有一刻钟的时候,礼部郎中卢盛放下了手中的一本吉礼。

虽然作为礼部郎中,具体的典礼筹备事宜,已经不用他亲力亲为,但他还是得熟悉所有的礼仪流程。

一旦经过他审核的仪制出了问题,他也难辞其咎。

五礼他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并且每日温习,自从他当上礼部郎中以来,十多年的时间,一次疏漏都没有出过。

下衙的钟声响起时,他已经收拾好了桌子,将所有的物品归位,用抹布将桌子擦的一尘不染。

做完这一切,他才关上衙房的门,向礼部外走去。

通过仪门时,一位中年官员,从后方走来。

卢盛回头看了一眼,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仪门之前,对那中年官员行了一礼,等对方通过之后,才走过此门。

中年官员走过仪门之后,又回头说道:“同衙为官,卢郎中不必每次都如此客气。”

卢盛面带微笑,说道:“理当如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