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一切,传递给那个藏在更深阴影中的存在。
办公室的另一头,负责心理画像的周教授反复翻着手里的两份案宗,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疙瘩。
他习惯于从混乱中寻找秩序,从疯狂中解读逻辑。
但这一次,他所有的理论都失效了。
他面前的资料,清晰地分裂成两种完全不同的作案模式。
第一批死者,放高利贷的,强拆的,开黑诊所的,全都是社会渣滓,死有余辜。这明显带有一种替天行道的色彩,像是一个极端正义的组织所为。
而另一批死者,赵明德、赵明商,还有那些保镖。他们的死,清晰地指向了当年的徐雯案。这是复仇,是血债血偿。
理论上,徐雯案的复仇,是所有案子的起点。
那么所有死者,都应该和徐雯案有联系。
可问题是,第一批那些社会渣滓,查了个底朝天,跟徐雯的人生轨迹也扯不上一毛钱关系!
周教授无法理解。
一个为了复仇的杀手,为什么要去节外生枝,清理那些不相干的社会垃圾?
反过来说,一个以净化社会为己任的组织,又为什么会去接赵家这种私人恩怨的单子?
一个为了复仇,一个为了替天行道。
这两种动机,就像水和油,根本不可能混在一起!
凶手展现出的矛盾,让他所有的犯罪心理模型都成了一堆废纸。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
而是一个无法用常理揣度的怪物。
一个冰冷、高效,却毫无逻辑的杀戮程序。
周教授的笔在纸上画着圈,最后停了下来。
他盯着那两份风格迥异的案宗,一个可怕的念头钻进脑海。
复仇者,清道夫!
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
除非!
除非凶手根本不在乎动机是什么!
他只是在完成一份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