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好事。”
众人都说是好事。
郑宏把英宗拉下场后,便再无退路,“文官在朝中阻截陛下亲征之议,那些穷酸在市井诽谤陛下昏聩,我等世受皇恩,岂能坐视?”
文武之争拉开了大幕,武勋并不虚文官。
大伙儿举杯,有人说:“太宗皇帝时,咱们可是牢牢的压着文官。”
“是啊!可惜后来”
后来仁宣二帝没有太宗皇帝的雄才大略,让文官越来越得意。
“这是个机会。”郑宏推心置腹的说:“陛下一旦亲征,我等武人便会受重用。说实话,大伙儿在家中赋闲着,无所事事不好受吧?”
众人点头,心有戚戚焉。
“武安侯说说,咱们该如何办?”有人喝的脸红,兴奋的道。
气氛不错。
郑宏说道:“当下朝中文官得意,陛下孤掌难鸣,其一,咱们得上奏疏。”
文官劝谏或是弹劾武勋,武勋反击也是应有之意。
郑宏喝了口酒,继续说:“其二,如今舆论纷纷,对陛下,对亲征不利。”
“锦衣卫无能!”有人骂道:“还有兵马司,也是一群鼠辈!”
“兵马司没这个权力。”有人为兵马司说公道话。
“诸位。”郑宏微笑道:“锦衣卫监控百官力有未逮,何况还得监控京师舆论。他们束手无策,可咱们呢?”
“咱们?武安侯这话何意?”
“在座的每家都有不少人手吧!”郑宏说:“若是聚集起来,上千人分布在京师”
“侯爷的意思是”
“打探消息,和那些文人辩驳。”
“可咱们的人,辩驳不过那些读书人吧!”
郑宏狞笑握拳,“这么大的拳头是作甚的?”
众人哄笑。
“卧槽尼玛!”这时外面一阵叫骂。
“是老王!”有人说。
“看看去。”郑宏起身,带着众人出去。
老王也是武勋,今日来迟了,正和几个读书人模样的男子在叫骂。
“老王。”郑宏招手。
老王回头,一脸胡须看着粗豪之极,他指着几个文人说:“侯爷,这几个狗东西竟敢叫骂我等。”
有人问,“他们骂了什么?”
老王咬牙切齿的道:“贼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