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厚重的灰色石材垒砌而成,整体轮廓像极了一本巨大而古老的合拢书籍。
书脊朝向校园主干道,两侧微微外凸的侧楼则如同略微卷起的书页。
窗户深陷在石壁之内,薄雾中亮起昏黄的灯光,像是一只只疲惫的眼睛,凝视着这群从食堂惊魂中逃离的幸存者。
十人踏上台阶,推开那扇沉重的包铜木门,仿佛钻入了巨兽的腹腔。
大厅异常空旷、高阔,穹顶垂下数盏黄铜吊灯,光线被深色的木质墙壁和地板贪婪地吸收,使得整个空间依旧沉浸在一种昏暗的静谧之中。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墨香,但这香味之下,似乎还潜藏着另一种更难以名状的气味——像是陈年的金属,又像是雨后的苔藓。
寂静并非绝对,某种低沉的、仿佛建筑本身在呼吸的嗡鸣,持续地压迫着众人的耳膜。
正对着入口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几乎占据整面墙的巨幅油画——守望者。
画中的初代校长,身着剪裁考究的古典西装,侧身而立。
他的面容肃穆,刻满了岁月与重负的痕迹,那双深邃的眼睛跨越了画框的界限,似乎正审视着每一个踏入此地的灵魂。
他的右手拄着一根雕花手杖,杖头稳稳地指向地面。
他的左手则握着一枚打开的银质怀表,表盘上的指针,精准地定格在三点钟。
而在校长身后背景的阴影里,一个模糊、扭曲的人形黑影悄然潜伏,它与校长清晰的形象形成诡异对峙。
油画下方,镌刻在铜牌上的格言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真正的危险,从不在于你看见了什么,而在于你背对了什么。
这画面与格言组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不言自明的警告,让刚刚经历变故的十人心头愈发沉重。
在油画右侧,一个简洁的木质立架上,张贴着图书馆规则。
众人迅速围拢过去,凝神细看了起来:
规则1:图书馆开放时间为每日8:00至21:00。闭馆铃声响起后,所有学生必须在10分钟内离开。
规则2:图书馆内请保持安静,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共同维护良好学习环境。
规则3:图书馆的书架材质为实木。
如果你触摸到带有“体温”或“脉搏”感的书架,请不动声色地收回手,并取儒释道三本经书插入该书架,且书脊朝里,书口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