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理是个四十岁左右、身材微胖的中年人,戴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颇为精明。他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接待了莹莹。
“莫小姐,坐。”刘经理态度还算客气,但公事公办,“福伯都跟我交代过了。我们洋行主要做进出口贸易,文书工作繁杂。你初来,就先在总务股帮忙,整理文件、登记往来信函、帮着抄写合同草案。薪水按月结算,试用期三个月,做得好了自然留下。”
“谢谢刘经理,我会用心学的。”莹莹恭敬地回答。
刘经理点点头,叫来一个姓王的女职员,约莫三十岁年纪,面容严肃,眼神犀利:“王姐,这是新来的莫莹莹,你带带她,总务股那边杂事多,你给她安排一下。”
王姐上下扫了莹莹一眼,淡淡地“嗯”了一声,对莹莹道:“跟我来吧。”
总务股在大办公室的一个角落,堆满了卷宗和文件。王姐指着一个靠墙的旧桌子:“那是你的位置。这些是上个月未归档的信函,你先按日期和来源公司分类整理好,登记在册。字要写工整,不能出错。”她丢给莹莹一本厚厚的登记簿和一堆散乱的信件,语气不容置疑。
“是,王姐。”莹莹没有多言,立刻坐下开始工作。
她知道,这是对她的第一重考验。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件,辨认着各种中外文落款和日期,然后用娟秀工整的小楷在登记簿上逐一记录。周围是嘈杂的打字机声、算盘声和同事们的低声交谈,偶尔夹杂着几句英文或沪语。她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忽略那些若有若无投向她的探究目光。
第三幕太湖边的“新学”启蒙
江南水乡的清晨,总是从湖面的薄雾和渔船的引擎声中开始。
阿贝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因为救了一个陌生学生而发生太大改变,她依旧跟着莫老憨出船打渔。但有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大学生陈望舒在莫家休养了两日,伤势已无大碍。他感激莫家的救命之恩,更对活泼灵动、对知识充满渴望的阿贝印象深刻。这日傍晚,夕阳西下,阿贝坐在自家门前的矮凳上,手里拿着树枝,在沙地上比划着陈望舒教她的几个简单的汉字。
“莫、贝、水、鱼”她念得很认真,眉头微微蹙起。
陈望舒坐在一旁,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笑道:“阿贝姑娘很聪明,学得很快。”
阿贝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陈先生,你们在大学里,也学写字吗?”
“学,但不止是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