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章 借力打力(2)

陈捷走进来,将策划案恭敬地放在张玮的桌上,态度谦逊:

“张老师,上次听了您的指点,我深受启发。您提到,可以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做点文章,我们学生会开了个会,我根据您的思路,做了一个初步的活动构想,但感觉很多地方还很幼稚,想请您给指点指点,把把关。”

陈捷没有说是自己的功劳,而是把功劳先推给了张玮,说这是在您的思路下做的。

他也没有直接请求支持,而是用请您把关的姿态,将张玮拉到了和自己同一战线的位置上。

这就不是一个学生向老师求助,而是一个“自己人”在向领导汇报工作。

张玮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个陈捷,真是越来越上道了。

他拿起那份策划案,只是扫了一眼封面,就愣住了。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华国法治进程高峰论坛活动策划案(草案)

标题起得非常有水平。

“守正创新,继往开来”,八个字,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又彰显了面向未来的姿态,充满了体制内话语体系的精髓。

他翻开策划案,看着看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从活动背景、指导思想、目标意义,到组织架构、议程设置、嘉宾拟邀名单,再到经费预算、宣传方案、风险预案

这哪里是一份“草案”,简直是一份可以直接提交给校长办公会讨论的正式文件!

其逻辑之严谨,思虑之周全,细节之完备,让张玮这个已经留校工作多年的老机关,都自愧不如。

尤其是在嘉宾拟邀名单里,陈捷不仅列出了人名和单位,还在每个人名后面,用括号标注了邀请切入点。

比如,某位老教授,他的博士论文即为相关主题,可从学术传承角度邀请,某位校友,他主管的业务与分论坛主题高度相关,可打回报母校感情牌。

还有某位律所主任,他的律所正在进行校园招聘,有宣传需求。

这种细致入微的考量,展示出了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和执行力。

“你这真是你自己一个人弄出来的?”张玮放下策划案,扶了扶眼镜。

“基本是,当然,主要还是得益于张老师您上次的点拨,给我指明了方向。”陈捷依旧把姿态放得很低。

张玮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爱才之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